[发明专利]一种菱形轿厢的下托式轿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6383.3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2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光锐;郑尧;张建宏;戴振荣;江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7/08;B66B11/08;B66B5/2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15213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菱形 下托式轿架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菱形轿厢的下托式轿架结构,两根轿厢立梁分别固定在两条导轨内侧,两根轿厢立梁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轿厢上梁和轿厢托架相连接,轿厢托架为菱形托架,两根轿厢立梁设置于菱形托架的第一对角线两端点处,悬吊系统沿菱形托架的第二对角线下托住轿厢托架底部。本发明通过两个返绳轮中心线与两轿厢立梁中心线垂直的结构设计可实现轿厢导轨、钢丝绳走向与菱形轿厢的多开门布置不会产生干涉,可实现直角开门及多开门电梯的菱形轿厢采用下托式悬吊方式,以降低电梯对顶层高度的要求,同时导向系统及安全钳摆放位置与两反绳轮之间钢丝绳走向位置垂直交叉,使得菱形轿厢重心在此对角线上,且对称四角均匀受力,使得电梯轿厢运行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架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菱形轿厢的下托式轿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阶段电梯直角开门、三开门甚至四开门电梯大多采用菱形轿厢结构,而针对菱形轿厢却大多采用轿顶轮结构轿架,使得对电梯井道的顶层要求较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可降低此类电梯对顶层高度要求,同时保证结构的稳定性轿架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菱形轿厢的下托式轿架结构,该轿架结构采用下托式悬吊方式可以满足结构稳定性和开门多样性布局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菱形轿厢的下托式轿架结构,包括轿厢上梁、轿厢立梁和轿厢托架,两根轿厢立梁分别固定在两条轿厢导轨内侧,两根轿厢立梁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轿厢上梁和轿厢托架相连接,轿厢托架为菱形托架,两根轿厢立梁设置于菱形托架的第一对角线两端部,悬吊系统沿菱形托架的第二对角线下托住轿厢托架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悬吊系统包括一对反绳轮和多根钢丝绳,一对反绳轮通过反绳轮固定座安装在轿厢托架的第二对角线两端部下方,所述钢丝绳绕设于一对反绳轮上且两端部竖直向上延伸,其中一端竖直向上固定在左侧的井道顶端轿厢绳头板上,另一端竖直向上绕设于曳引轮上后竖直向下绕到对重反绳轮上,最后竖直向上固定在右侧的轿厢绳头板上,整体呈下托式悬吊,悬挂比为2:1。
进一步地,所述轿厢托架下方两根轿厢立梁上分别安装有安全钳,安全钳联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安全钳上,所述安全钳联动杆位于轿厢托架下方且位于两个反绳轮之间钢丝绳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下托式轿架结构上固定连接有轿厢导靴,所述轿厢导靴共有4个,其中两个轿厢导靴固定在轿厢上梁两侧并分别卡在两条轿厢导轨上,另外两个轿厢导靴固定在安全钳下方并分别卡在两条轿厢导轨上,保证轿架结构在轿厢导轨的轨道上稳定运行。
进一步地,还包括缓冲器和缓冲器冲撞装置,所述缓冲器放在底坑地面上,所述缓冲器冲撞装置安装在轿厢托架的底部中心处且位于两反绳轮之间钢丝绳外侧,用于保护经过此位置的钢丝绳。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两个返绳轮中心线与两轿厢立梁中心线垂直的结构设计可实现轿厢导轨、钢丝绳走向与菱形轿厢的多开门布置不会产生干涉(如图3所示:A向,B向,C向,D向可单独或者同时作为开门方向),从而该轿架结构可实现直角开门及多开门电梯的菱形轿厢采用下托式悬吊方式,以降低电梯对顶层高度的要求,同时使电梯运行更加稳定舒适;
2)导向系统(轿厢导轨)及安全钳摆放位置(轿厢托架的第二对角线)与两反绳轮之间钢丝绳走向位置(轿厢托架的第一对角线)垂直交叉,轿厢重心在此对角线之上,同时菱形轿厢对称四角均匀受力,而非传统电梯轿厢中心左右两点受力,使得电梯轿厢运行相对传统轿厢更加稳定因此轿厢运行更加平稳,安全钳动作后,也无需担心因为偏心而导致的受力不均引发的轿厢变形问题;
3)两反绳轮之间钢丝绳走向与安全钳走向虽呈十字交叉排布,但两结构之间通过排布设置高度差及提拉装置(安全钳联动杆)的空间位置差,完美避开两套系统的干涉问题,从而使交叉的两套运动系统可以完美的独立运行而不产生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6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