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包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8263.7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5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兵;潘登科;雷洋;杨立;杜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成都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A61L27/54;A61L2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潘颖 |
地址: | 61002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包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自基因编辑动物的心包膜材料,进一步进行优化的脱细胞处理技术和交联技术处理,由此制备的心包膜材料及其用途。本发明提供的心包膜材料免疫原性低,且生物相容性好,可用于临床瓣膜、补片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包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心包膜材料已广泛用于临床瓣膜、补片等。面对异种心包膜材料存在的免疫原性问题,一般通过去除各种组织器官中的异种细胞或戊二醛交联等方法降低其免疫原性。常规高浓度试剂或一次性处理方式,比如,仅从脱细胞程度上说,均可制备出脱细胞程度较高的产品,但不可避免的导致细胞外基质成分的丢失,尤其是可溶性的蛋白多糖和糖蛋白成分,从临床应用效果来看,处理后心包膜材料的力学强度或生物学活性等仍不令人满意。比如,目前临床上生物瓣膜来自戊二醛固定的非基因编辑普通猪或者牛组织的心脏瓣膜。虽然成功应用于临床,但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瓣膜功能。现有瓣膜材料的钙化导致结构性瓣膜退化,引起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使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极大地影响瓣膜正常工作。现有报道的解决钙化方法主要思路包括戊二醛残留醛基消除,提高材料稳定性等方法,提高材料抗钙化效率有限。瓣膜的衰败损毁,使用寿命不长,需要再次进行瓣膜置换术,给患者和国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这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为了提高心包膜材料性能,满足临床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优化降低生物材料免疫原性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心包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利用本发明加工制备的心包膜材料,不含活细胞,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从原材料源头降低其免疫原性,使用优化的脱细胞处理技术和交联技术进一步降低其免疫原性。本发明提供的心包膜材料免疫原性低,且生物相容性好,可用于临床瓣膜、补片等领域,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结合活性分子和/或活细胞。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包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繁育基因编辑动物;
步骤2、采集步骤1所述动物的心包膜作为原料;
步骤3、取步骤2制得的所述原料脱细胞;
步骤4、取步骤3制得的材料交联化;
其中,步骤3具体为:
超声波清洗,20~100KHz处理30min~6h,功率500W~5KW,温度为0~40℃;
浸没于0.001~5wt.%SDS溶液中1~24h,振荡频率为100~1000rpm,温度为0~40℃;
超声波清洗,40~80KHz处理3~6h,功率1~5KW,温度为20~40℃;
浸没于0.001~1wt.%SDS溶液中3~6h,振荡频率为100~500rpm,温度为20~40℃;
超声波清洗,60~100KHz处理3~6h,功率1~5KW,温度为20~40℃。
步骤4具体为:
浸没于0.00001~5wt.%京尼平溶液中0.5~12h,浸没温度为0~40℃,重复浸没1~10次;
浸没于0.001~1wt.%戊二醛溶液中0.5~24h,浸没温度为25~40℃,重复浸没1~5次;
浸没于0.005~5wt.%原花青素溶液中0.5~12h,浸没温度为25~40℃,重复浸没1~5次。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3具体为:
超声波清洗,100KHz处理6h,功率5KW,温度为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成都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学;成都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82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缘拉杆界面强度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灭弧室开距调节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