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含鱼胶原蛋白南酸枣果糕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08434.6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4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涂宗财;李金林;沙小梅;张露;王辉;刘俊;胡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G3/34 | 分类号: | A23G3/34;A23G3/36;A23G3/44;A23G3/48;A23G7/00;A23L3/35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乔雪微;刘依云 |
地址: | 33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富含 鱼胶 蛋白 酸枣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果糕领域,具体涉及富含鱼胶原蛋白南酸枣果糕及其生产方法。该酸枣果糕的制备原料包括鱼明胶、酸枣果浆、果葡糖浆、糖、D‑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钠和水;所述果葡糖浆和糖的总投料量不超过41重量%。制备方法包括:在加热的条件下,将鱼明胶、酸枣果浆、果葡糖浆、糖、D‑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钠和水混合熬制;然后将所得混合浆干燥,获得酸枣果糕。本发明提供的酸枣果糕绿色、天然,富含鱼胶原蛋白、维生素等营养素,富有酸枣原有风味,弹性适中,不粘牙,口感好,综合营养价值高,水分分布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含鱼胶原蛋白南酸枣果糕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果糕是以水果汁、糖浆、植物胶等为原料,经煮浆、浓缩、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的浓缩果肉糕,属于蜜饯的一种,是新兴的休闲、旅游食品生力军品类之一,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南酸枣又名四眼果、化郎果、鼻涕果,为漆树科植物酸枣树。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据《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和《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记载,南酸枣性味:甘、酸、微涩,平。具有行气活血、养心、安神,消食、解毒、醒酒和抗心肌缺血、保护心功能等作用,常被加工制作成果糕食用。
传统南酸果糕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配方不科学,营养不均衡,产品以碳水化合物主,蛋白质含量低;二是产品采用高温长时间熬制而成,部分营养成分如维生素被大量破坏而损失,同时产生焦糖味,破坏了南酸枣特有营养,掩盖了南酸枣原有风味;三是产品外干内湿,不均匀;四是糖的比例过高,产品粘性大,易粘牙,口感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酸枣果糕营养不均衡、缺乏酸枣原有风味、粘性大、弹性不足,以及外干内湿、口感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酸枣果糕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酸枣果糕绿色、天然,富含鱼胶原蛋白、维生素等营养素,富有酸枣原有风味,弹性适中,不粘牙,口感好,综合营养价值高,水分分布均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酸枣果糕,该酸枣果糕的制备原料包括鱼明胶、酸枣果浆、果葡糖浆、糖、D-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钠和水;
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鱼明胶,酸枣果浆的含量为1125-2000重量份、果葡糖浆的含量为750-1600重量份、糖的含量为500-1000重量份、D-异抗坏血酸钠的含量为12.5-60重量份、柠檬酸钠的含量为62.5-160重量份、水的含量为1125-2400重量份;
其中,以所述酸枣果糕的制备原料为100重量份计,所述果葡糖浆和糖的总量不超过41重量份。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酸枣果糕的生产方法,所述酸枣果糕为如上所述的酸枣果糕,所述方法包括:在加热的条件下,将鱼明胶、酸枣果浆、果葡糖浆、糖、D-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钠和水混合熬制,得到混合浆;然后将所述混合浆进行干燥,获得所述酸枣果糕。
优选的,所述干燥的条件包括:
i)将第二熬制产物在温度为55-60℃以及湿度为65-70%的条件下干燥至产品的水含量为55-60重量%;
ii)然后在温度为55-60℃以及湿度为50-60%的条件下干燥至产品的水含量为45-50重量%;
iii)最后在温度为55-60℃以及湿度为40-50%的条件下干燥至产品的水含量为35-40重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获得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配方中添加鱼明胶,增加了产品胶原蛋白含量,可有效补充人体胶原蛋白,使其营养更佳均衡。此外,本发明在配方中添加D-异抗坏血酸钠,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保护南酸枣中天然易氧化成分,使得本发明生产的产品营养价值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师范大学,未经江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84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