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饮品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3277.8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9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龙灿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44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4124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品 及其 制备 工艺 | ||
一种茶饮品及其制备工艺,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低温脱水;(2)萎凋:将金花菌悬液与白茶混合后进行萎凋,萎凋进程主要分为快速发花和氧化/分解茶多酚的萎凋第一阶段、金花稳定增殖和提高氨基酸含量的萎凋第二阶段、抑制酶活性和金花代谢活动的萎凋第三阶段,得到金花白茶粗品;(3)将所述金花白茶粗品进行加压提取,收集提取液过滤、浓缩、杀菌后得到茶饮品。本发明通过优化白茶萎凋过程中的工艺符合金花菌的未发酵工艺使制得的茶饮品在原有自然的基础上,风味得到了大的提高,且上述工艺能大大缩短萎凋时间,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饮品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汉族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它是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白茶除了含有其他茶叶固有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长期饮用白茶可以显著提高体内脂酶活性,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分解体内血液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白茶含丰富多种氨基酸,其性寒凉,具有退热祛暑解毒之功。但是传统工艺制备的白茶香气不高、滋味偏淡,且品类少,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白茶的多样化需求;CN110613032A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型增香茶饮品的担子菌发酵体系建立方法,利用食用菌液态发酵增香,改善茶饮品的香气;但是该方法使用菌种偏多、培养方法复杂,不利于大规模化生产,且该方法脱离了白茶是微发酵茶的范围,发酵后得到的产品失去了白茶本身的特点与特殊性。
茯砖茶中俗称的“金花”,其实是冠突散囊菌的金黄色闭囊壳,形似米兰花,色泽金黄艳丽,不仅能够通过“发花”改善茯砖茶的外形特征,更重要的是可以分泌多糖、他汀类等多种有益生理活性物质,能够对人体的血脂和肠胃起调节作用,而冠突散囊菌在自然界中又有着广泛的分布,只要有适宜的环境条件就能够生长繁殖,并且学者也通过实验证实了冠突散囊菌对寄主营养条件无特殊要求,对环境的温湿度要求较为苛刻,同时学者也通过培养实验得出了冠突散囊菌生长的最佳温湿度为28~30℃、75~85%为宜。目前为止,能够规模化批量生产“金花”茶类产品仅有黑茶,其他茶类的“金花”产品尚难达到规模化生产水平。白茶具有多种药理功效,所以研发“金花”白茶产品,可以将冠突散囊菌和白茶的优点合而为一,是近几年白茶生产商研发的方向之一,申请号为CN106306185A的文件公开了一种金花白茶及其制备方法,方法主要包括:将茶树萎凋、揉捻之后加入到固定柱中进行发酵处理,然后将冠突散囊菌接种到固定柱中进行发花处理,将发花完成后的固定柱洗脱后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后的沉淀物经低温干燥制得金花粉剂,最后将白茶成品和金花粉剂制成小方饼即得金花白茶。但是该工艺工艺复杂,且对设备要求高,不利于大规模批量生产,同时该工艺仅仅是将金花与白茶简单混合,对于白茶本身的风味没有明显提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饮品及其制备工艺,通过优化白茶萎凋过程中的工艺符合金花菌的未发酵工艺使制得的茶饮品在原有自然的基础上,风味得到了大的提高,且上述工艺能大大缩短萎凋时间,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茶饮品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低温脱水:将白茶进行低温脱水至含水量为70~90%;
(2)萎凋:将金花菌悬液与白茶混合后进行萎凋,萎凋进程主要分为快速发花和氧化/分解茶多酚的萎凋第一阶段、金花稳定增殖和提高氨基酸含量的萎凋第二阶段、抑制酶活性和金花代谢活动的萎凋第三阶段,得到金花白茶粗品;其中,
萎凋第一阶段后白茶含水量为56~65%;
萎凋第二阶段后白茶含水量为50~55%;
萎凋第三阶段后白茶含水量为40~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龙灿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龙灿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32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无菌多浆膜腔积液引流装置
- 下一篇:肌电面膜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