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部带翻边拉伸件新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7414.5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0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魏忠;倪西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捷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张燕平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部带翻边 拉伸 新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口部带翻边拉伸件新工艺,所述翻边拉伸工艺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冲孔,对待加工的物料进行固定之后,再从上方垂直向下对工件进行冲孔操作,工件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并且从工件的两侧对其进行对称式的冲孔;步骤二:拉伸,将平直的板状工件通过拉伸的方式,让其被拉伸位置处于向上凸起的筒状结构;步骤三:整形,再对工件进行整体的整形,让其边侧呈凸起状态,保证工件外形复合生产需求;步骤四:侧冲,从侧面对工件进行冲孔操作,并且对工件冲孔的位置呈对称分布;该口部带翻边拉伸件新工艺,经过新工艺调整后,在一个连续模工艺中实现了整个产品的完整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技术领域,具体为口部带翻边拉伸件新工艺。
背景技术
口部带翻边拉伸件主要使用在气囊上,产品为共有件,产量比较大,工件的形状为一个拉伸通,口部带翻边,现有工艺为连续模拉伸成型后,悬冲,最后工序产品落料,后面用单模翻边,但是该工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问题:
生产需要连续模和单模,产量的瓶颈在单模上,提高产能比较麻烦,只能靠通过多付模具来实现,这样对提高效益和产能来说非常不方便,连续模和单模的产能还不匹配,连续模一天可以生产9000,单模却只可以3000多,如果单模产能匹配连续模产能,需要设备比较多,给生产安排带来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口部带翻边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口部带翻边拉伸件新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生产需要连续模和单模,产量的瓶颈在单模上,提高产能比较麻烦,只能靠通过多付模具来实现,这样对提高效益和产能来说非常不方便,连续模和单模的产能还不匹配,连续模一天可以生产9000,单模却只可以3000多,如果单模产能匹配连续模产能,需要设备比较多,给生产安排带来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口部带翻边拉伸件新工艺,所述翻边拉伸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冲孔,对待加工的物料进行固定之后,再从上方垂直向下对工件进行冲孔操作,工件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并且从工件的两侧对其进行对称式的冲孔;
步骤二:拉伸,将平直的板状工件通过拉伸的方式,让其被拉伸位置处于向上凸起的筒状结构;
步骤三:整形,再对工件进行整体的整形,让其边侧呈凸起状态,保证工件外形复合生产需求;
步骤四:侧冲,从侧面对工件进行冲孔操作,并且对工件冲孔的位置呈对称分布;
步骤五:冲孔、刻印,根据生产需求对工件的边缘处进行冲孔操作,同时进行刻印操作;
步骤六:下料、翻边,冲孔之后实现工件的下料,并且在工件下料的同时对其进行翻边操作;
步骤七:切废,通过两个刀口的配合将工件边缘处多余的边角料切除后,再通过传送带将冲压完成的产品运输出。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待加工物件的长度为2240mm,且其宽度为178mm,并且对待加工物件冲孔的次数为2次,并且2次冲孔的间距为148mm。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对工件拉伸之后其高度为28.8mm,且工件的最大直径为113.8mm,并且其俯视角度呈圆形结构,同时工件的上拐角处为弧面设置。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对工件整形之后凸起位置等角度分布有4组,且每组设置有2个,并且均处于工件的下边缘处。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对工件侧冲的总次数为3次,且对工件每次侧冲个数均为4个,并且侧冲方向为倾斜向下设置,同时侧冲孔的大小相等均在工件上呈等角度分布。
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对工件冲孔的形状为圆形,且该孔洞在工件的边缘处等角度设置有4个,并且对工件刻印的位置处于其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捷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捷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74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