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充电桩实时计费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7648.X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1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蒋剑峥;穆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鼎充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5/00 | 分类号: | G07F15/00;G07F15/06;G06Q20/14;G06Q20/18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王晓青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充电 实时 计费 控制 方法 | ||
一种汽车充电桩实时计费控制方法,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该控制方法通过云端服务器鉴权用户账户余额,并与设定的阈值1、阈值2进行比较,从而根据用户余额分次向充电桩下发充电金额,在充电业务过程中实时收集计费信息、实时结算,如果客户基础账户余额耗尽,充电业务也就停止了,避免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在充电服务结束后,扣费金额超过基础账户费用而出现支付困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充电桩实时计费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对用户计费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是按次服务对用户计费。在根据使用情况计费时,通常在充电完成后计费。每次由计费模块收集使用信息,根据使用信息计算出应支付的总额,然后到用户基础账户中扣除消费支出。在一次充电服务流程中,充电服务信息通常通过将详细使用记录存入监视用户使用情况的模块内存储收集,在一次充电服务结束后,计费模块会计算出此次充电服务中,所消费的充电电费,充电服务费、与充电损耗费相加,将总费用发到用户基础账户中去扣费,所以现有计费系统只有在充电服务结束后用户才知道累计的消费费用,因此在充电服务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充电服务结束后,扣费金额超过基础账户费用而支付困难,如果用户不能及时补充基本账户费用,从而导致充电服务商带来极大的亏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充电桩实时计费控制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充电桩实时计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充电桩与电动汽车电连接,充电桩获取用户信息,建立充电服务;
2)云端服务器鉴权用户账户余额,若用户余额小于阈值1、大于阈值2,则执行步骤3);若用户账户余额小于阈值2,云端服务器向充电桩发出请求充电失败信号,并向用户发出余额不足以开始充电服务的信息;若用户账户余额大于阈值1,则执行步骤4);
3)云端服务器向充电桩下发与用户账户中全部金额相等的充电金额,同时该充电金额在用户账户中被冻结,充电桩获取充电金额后开始充电,并根据充电量对获取的充电金额进行实时扣减,同时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实时的订单信息,直至获取的充电金额全部用完,之后再转至步骤8);
4)云端服务器向充电桩下发不大于阈值1的充电金额,同时该充电金额在用户账户中被冻结,充电桩获取充电金额后开始充电、并根据充电量对获取的充电金额进行实时扣减,同时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实时的订单信息;
5)当充电桩可用充电金额小于等于阈值2时,充电桩向云端服务器请求不大于阈值1的充电金额,之后再转至步骤4);
6)重复步骤5),直至云端服务器回复用于账户余额为0或充电桩充电完成时,停止向云端服务器继续请求,云端服务器将充电桩中剩余的充电金额在用户账户中进行相应解冻;
7)充电桩端确认最终消费金额、并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将订单信息发送至用户,在用户确认消费金额并支付完成后从用户账户中完成扣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公开的计费方法在充电业务过程中实时收集计费信息、实时结算,如果客户基础账户余额耗尽,充电业务也就停止了,避免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在充电服务结束后,扣费金额超过基础账户费用而出现支付困难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充电桩在充电过程中分次请求充电金额、并依次对账户中的金额进行冻结,每次冻结金额较小,而不会对用于账户中所有金额全部冻结,用户账户中可用余额充足,因此可以实现一户多充的目的,即一个账户同时供多台车辆充电使用。
3、本发明的充电桩在充电过程中分次请求充电金额,充电桩每次获取的充电金额较小,在充电桩离线或者损坏,而充电桩可能仍然在正常充电,造成充电桩和云端服务器计费不一致时,可以有效减小商家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鼎充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鼎充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76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