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糕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7678.0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8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倪宁;倪民羡;章凯瑜;章凯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神农素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00 | 分类号: | A23L11/00;A23L33/10;A23L29/00;A23L29/30;A23L3/347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糕及其制作工艺,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脱皮绿豆240‑260克、无水黄油75‑85克、细砂糖65‑75克、麦芽糖45‑55克、茶粉18‑22克、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粉8‑12克。本发明茶糕原料均为天然产品,原料中以脱皮绿豆(红豆)为主,同时通过黄油、细砂糖、麦芽糖、蛋白粉的加入,良好的糅合了各组分间的口感,令食用更为清爽,原料中无任何荤食加入,具有少油、低热量的特点,老少皆宜,不用担心发胖。在制作工艺上本发明不含传统的烘、炸、大火炒制的过程,同时加入的茶粉中含有的茶多酚等物质又能增强茶糕的抗氧化能力,令其不易变质发霉,有效延长保质期,提高了茶糕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糕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糕点是一种以小麦粉、豆子、白砂糖、乳粉和动植物油等为原料,用水调和烘烤或油炸制成的食品,是人们最喜爱的食品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糕点消费量迅速增加,国内焙烤行业发展越来越快,糕点品种越来越多,但普遍存在着原料单一,有效营养成分少,含糖高,保健性能差等缺点,且较多糕点食用时易产生油腻的感觉,长期食用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功能性糕点产品的开发,既促进糕点向产品多样化、口感新颖、营养丰富的的方向发展,同时又满足人们对营养保健、方便快捷等食品消费模式的需求。
茶粉是用茶树鲜叶经高温蒸汽杀青后粉碎成400目以上的纯天然茶叶超微细粉末,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茶叶原有的色泽以及营养、药理成分,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其清爽、略带苦涩的口感正好能够中和传统糕点油腻的感觉,因此,将其用于制备茶糕形式的糕点,以增加糕点品种,扩大消费者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茶糕及其制作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糕,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脱皮绿豆240-260克、无水黄油75-85克、细砂糖65-75克、麦芽糖45-55克、茶粉18-22克、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粉8-12克。
优选的,所述的茶糕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制成:脱皮绿豆250克、无水黄油80克、细砂糖70克、麦芽糖50克、茶粉20克、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粉10克。
进一步的,所述脱皮绿豆可根据放入茶粉颜色不同替换为脱皮红豆。
进一步的,所述茶粉选自黄山毛峰或祁门红茶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如上所述的茶糕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当年新茶用破壁机打至500-600目茶粉,过筛备用;
(2)将脱皮绿豆加入清水后浸泡24小时,期间换水3-4次;
(3)将浸泡好的绿豆淘洗干净,蒸锅中垫入纱布,倒入泡好的绿豆摊开,盖上锅盖蒸50-60分钟;
(4)蒸好后用勺子将绿豆压拌成粉糊状,得到豆沙;
(5)将不粘锅预热,全程中小火,倒入无水黄油,再倒入豆沙,不停翻炒让豆沙完全吸收油分;
(6)待豆沙略干时,倒入麦芽糖、细砂糖和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粉,再次继续不停的翻炒,直到能抱成团,这时将炒好的材料过一次筛;
(7)炒好过筛的材料放凉,加入茶粉搅拌均匀;
(8)在模具上抹食用油润滑后,将上述搅拌好的材料放入模具按压成型,即得本发明茶糕。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翻炒时间为25-35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将炒好的材料过20目筛。
本发明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神农素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神农素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76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燥机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撞击辊压式橡胶果破壳机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