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0618.4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3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善鹤;孙田雨;秦芹;夏康伦;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30037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层、柔性屏体、胶黏层和触控层,所述衬底层、柔性屏体、胶黏层和触控层具有膜层厚度,使至少部分所述胶黏层为所述显示面板的中性层,所述衬底层和所述柔性屏体在所述显示面板弯折时均受到压应力,所述触控层在所述显示面板弯折时受到拉应力;
所述胶黏层包括图形化基底层和图形化链接层,所述图形化基底层在所述柔性屏体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图形化链接层在所述柔性屏体上的正投影相互交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图形化基底层的高度和所述图形化链接层的高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层远离所述柔性屏体一侧的承接层,所述承接层远离所述衬底层的一侧设有凹槽;
所述凹槽的槽深与所述承接层的厚度的比值在1/3至1/2之间;
所述凹槽的槽深与所述凹槽的槽口宽度相等;
所述凹槽的形状为三角形、三角圆角头形或矩形圆角头形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中央凹槽、均匀分布在所述中央凹槽两侧的侧边凹槽,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线部分穿过所述中央凹槽;
所述中央凹槽的槽深大于或等于所述侧边凹槽的槽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层远离所述柔性屏体的一侧支撑膜、设置在所述支撑膜远离所述衬底层一侧的承接膜,所述支撑膜远离所述衬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承接膜远离所述支撑膜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与所述支撑膜的厚度的比值在1/3至1/2之间;
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宽度相等;
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为三角形、三角圆角头形或矩形圆角头形中的一种;
所述第二凹槽的槽深与所述承接膜的厚度的比值在1/3至1/2之间;
所述第二凹槽的槽深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宽度相等;
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为三角形、三角圆角头形或矩形圆角头形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中央凹槽、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中央凹槽两侧的第一侧边凹槽,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线部分穿过所述第一中央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二中央凹槽、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中央凹槽两侧的第二侧边凹槽,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线部分穿过所述第二中央凹槽;
所述第一中央凹槽的槽深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侧边凹槽的槽深;
所述第二中央凹槽的槽深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侧边凹槽的槽深。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膜的材质为PET、PE或OPP中的一种;所述支撑膜的材质为PET、PE或OPP中的一种;
所述承接膜的厚度为10微米至120微米,泊松比为0.05至0.75,杨氏模量为0.02吉帕至10吉帕;
所述支撑膜的厚度为10微米至105微米,泊松比为0.1至0.5,杨氏模量为1吉帕至40吉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层的厚度为8微米至18微米,泊松比为0.1至0.6,杨氏模量为0.5吉帕至20吉帕;
所述柔性屏体的厚度为10微米至19微米,泊松比为0.1至0.5,杨氏模量为30吉帕至120吉帕;
所述触控层的厚度为80微米至120微米,泊松比为0.1至0.7,杨氏模量为0.05吉帕至30吉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061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