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0618.4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3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善鹤;孙田雨;秦芹;夏康伦;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30037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层、柔性屏体、胶黏层和触控层,所述衬底层、柔性屏体、胶黏层和触控层具有特定膜层厚度,至少部分所述胶黏层为所述显示面板的中性层,所述衬底层和所述柔性屏体在所述显示面板弯折时均受到压应力,所述触控层在所述显示面板弯折时受到拉应力。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弯折能力,有效避免柔性屏体在显示面板的弯折过程中受到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称为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具有全固态、主动发光、高对比度、超薄、低功耗、效应速度快、工作范围宽、易于实现柔性显示和3D显示等诸多优点,使它在目前在众多显示屏上得到应用,例如应用于电视机和移动显示设备上。在类似直角屏、瀑布屏、环绕屏等的屏体制备过程中,需要对柔性屏体进行弯折并将屏体叠层与曲角盖板进行贴合,在贴合过程中,常规的屏体设计很容易出现屏体电路或封装层受拉导致的屏体电路断裂或者封装层破裂失效,进而引起水氧侵入柔性屏体导致黑斑、无法显示等异常现象,影响产品良率,并且造成大量的物料浪费,损失大量的成本。
现有技术中改善柔性屏体在弯折过程中损伤的方法有待提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弯折能力,有效避免柔性屏体在显示面板的弯折过程中受到损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层、柔性屏体、胶黏层和触控层,所述衬底层、柔性屏体、胶黏层和触控层具有特定膜层厚度,至少部分所述胶黏层为所述显示面板的中性层,所述衬底层和所述柔性屏体在所述显示面板弯折时均受到压应力,所述触控层在所述显示面板弯折时受到拉应力。
另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层远离所述柔性屏体一侧的承接层,所述承接层远离所述衬底层的一侧设有凹槽;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槽深与所述承接层的厚度的比值在1/3至1/2之间;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槽深与所述凹槽的槽口宽度相等;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形状为三角形、三角圆角头形或矩形圆角头形中的一种。通过在承接层上开设凹槽,使得承接层在受到形变产生的应力时,应力可以通过凹槽释放,使得承接层不会因显示面板过度弯折而损坏,从而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弯折性能。
另外,所述凹槽包括中央凹槽、均匀分布在所述中央凹槽两侧的侧边凹槽,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线部分穿过所述中央凹槽;优选地,所述中央凹槽的槽深大于或等于所述侧边凹槽的槽深。通过此种结构的设置,使得承接层在受到形变产生的应力时,凹槽释放应力的效果更好,从而进一步避免了承接层在弯折过程中损坏,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
另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层远离所述柔性屏体的一侧支撑膜、设置在所述支撑膜远离所述衬底层一侧的承接膜,所述支撑膜远离所述衬底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承接膜远离所述支撑膜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与所述支撑膜的厚度的比值在1/3至1/2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槽深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宽度相等;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为三角形、三角圆角头形或矩形圆角头形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的槽深与所述承接膜的厚度的比值在1/3至1/2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的槽深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宽度相等;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为三角形、三角圆角头形或矩形圆角头形中的一种。通过此种结构的设置,能够使承接膜和支撑膜在受到形变产生的应力时,应力可以分别通过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释放,使得承接膜和支撑膜不会因显示面板过度弯折而损坏,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06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