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货物的分拣方法、货物分拣系统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1330.9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3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申静朝;唐靖华;郭燃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B65G4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远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学府路(以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货物 分拣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货物的分拣方法、货物分拣系统及装置,该分拣方法包括:控制检测设备检测货物在上料传送带上的位置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货物在上料传送带上的位置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控制拉距传送带将速度调整至第一速度,以使拉距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以第一速度将上料传送带上的货物移动至拉距传送带;控制检测设备检测货物在拉距传送带上的位置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若货物在拉距传送带上的位置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控制拉距传送带将速度增加至第二速度,以使拉距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以第二速度将拉距传送带上的货物移动至分拣传送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流分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货物的分拣方法、货物分拣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商发展迅速,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量和快递分拣需求,各大物流快递企业均在各地建设或租用了物流分拣园区。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物流园区的土建费用高涨且用地紧张,多数均远离市区和消费群体。而且,已有的物流园区在面对如双十一等高峰期时,分拣能力仍捉襟见肘。
一般而言,为了提高分拣速度,分拣传送机构和上料传送带的的传送速度需要提高,而如果上料传送带的传送带速度过高,操作人员想要将快件放在高速运动的传送带上较为困难。因此,现有的分拣系统中上料传送带的传送速度要低于分拣传送机构,然而这种结构会导致货物在从上料传送带移动至分拣传送机构上时,发生摩擦,翻滚等,造成货物损坏。
也即,现有技术中货物分拣系统在将货物从上料传送带转移至分拣传送机构上时容易造成货物损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货物的分拣方法、货物分拣系统及装置,能够避免货物分拣系统在将货物从上料传送带转移至分拣传送机构上时造成货物损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货物的分拣方法,应用于货物分拣系统,所述货物分拣系统包括分拣设备、检测设备以及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所述货物分拣系统中的各个设备,所述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所述分拣设备上的货物信息并上报至所述控制设备;所述分拣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传送带、拉距传送带以及分拣传送机构,在所述分拣设备工作时,所述分拣传送机构的速度为第一速度,所述上料传送带的速度为第二速度,所述第一速度高于所述第二速度,
所述控制设备为执行主体,所述分拣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检测设备检测货物在所述上料传送带上的位置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若货物在所述上料传送带上的位置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控制所述拉距传送带将速度调整至第一速度,以使所述拉距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以所述第一速度将所述上料传送带上的货物移动至所述拉距传送带;
控制所述检测设备检测货物在所述拉距传送带上的位置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若货物在所述拉距传送带上的位置信息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控制所述拉距传送带将速度增加至所述第二速度,以使所述拉距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以所述第二速度将所述拉距传送带上的货物移动至所述分拣传送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上料传送带上的货物的前端抵达所述上料传送带的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和所述拉距传送带的起始端在所述上料传送带延伸方向上的间距大于预设距离,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拉距传送带上的货物的后端抵达所述拉距传送带的第二预设位置。
其中,所述检测设备包括第一检测传感器和第二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
所述控制所述检测设备检测货物在所述上料传送带上的位置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检测货物在所述上料传送带上的位置信息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所述控制所述检测设备检测货物在所述拉距传送带上的位置信息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顺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13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