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腔载药贴膜及其制备方法、口腔载药贴膜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3251.1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5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胡杉杉;王剑;万乾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47/32;A61K47/34;A61K31/573;A61P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陈秋梦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腔 载药贴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口腔局部用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口腔载药贴膜及其制备方法、口腔载药贴膜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口腔载药贴膜,其包括载体膜和负载于载体膜上的载药微粒;载体膜是用多巴类物质改性的聚合物形成的具有湿粘接性的薄膜;载药微粒包括活性成分和包裹物料,包裹物料包裹活性成分,继而缓释活性成分。该口腔载药贴膜湿粘接性好,贴于创面后不易脱落,且能够缓慢且持续释放活性成分,控制活性成分的释放,且具有良好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局部用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口腔载药贴膜及其制备方法、口腔载药贴膜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腔黏膜疾病是累及口腔黏膜的一系列类型各类疾病的总称,包括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和大疱类疾病等。该类疾病病因复杂,病程迁延,治疗困难,甚至可发生全身系统病变或癌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口腔黏膜给药途径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专注,这是因为这种给药方式不仅在开发药物缓释系统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还可有效避免一过效应、胃肠道酶降解以及肝脏首过效应、减少全身毒副作用。此外,口腔黏膜给药还是一种安全、简便、无创的给药方法,并可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移除剂型来终止药物吸收。然而,口腔黏膜给药也面临许多难点和挑战。目前常规的口腔黏膜给药制剂,如乳膏和糊剂等,容易受到唾液溶解及吞咽、咀嚼、发音等活动的影响,导致药物保留时间短,治疗效果差。此外,口腔黏膜上皮和黏液层具备一定的屏障作用,这也是口腔黏膜给药的障碍之一。口腔黏膜黏附制剂是目前最佳的口腔黏膜给药方式之一,它是一类采用生物黏附性聚合物制备的能固定于口腔黏膜的药物释放系统,通过将特定剂型黏附于口腔黏膜的某一部位,以增加制剂在黏膜上的滞留时间,从而提高病损部位表面药物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口腔环境对药物释放的影响。此外,纳米微粒作为药物载体具备诸多优势,不仅可以增加药物的控释和缓释作用,还可增加药物的吸收,提高口腔黏膜给药的效率。然而,现有口腔黏附制剂仍存在以下问题:(1)在口腔潮湿环境中,湿粘接性不足,容易脱落;(2)药物释放速度不可控;(3)面积较小,无法根据不同病损大小进行特异性剪裁,且厚度较厚,舒适度不足,以致患者依从性欠佳;(4)口腔黏膜上皮和黏液层的屏障作用降低了药物的有效吸收。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口腔载药贴膜及其制备方法、口腔载药贴膜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口腔载药贴膜湿粘接性好,贴于创面后不易脱落,且能够缓慢且持续释放活性成分,控制活性成分的释放使得,且具有良好的舒适度。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口腔载药贴膜,其包括载体膜和负载于所述载体膜上的载药微粒;
所述载体膜是用多巴类物质改性的聚合物形成的具有湿粘接性的薄膜;
所述载药微粒包括活性成分和包裹物料,所述包裹物料包裹所述活性成分,继而使用所述口腔载药贴膜时能缓释所述活性成分。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巴类物质改性的聚合物与所述载药微粒的质量比为20:0.1-1。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物为烯醇类聚合物,优选为聚乙烯醇;
所述多巴类物质改性的聚合物为用3,4-二羟基苯丙氨酸改性的聚乙烯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包裹物料为可降解包裹物料;优选为聚乳酸类聚合物;更优选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进一步优选为用多巴胺类物质改性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最优选为用多巴胺改性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优选地,所述活性成分包括激素类药物,优选为地塞米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仅是以地塞米松这类激素类药物作为一个例子,活性成分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消炎活性药或者具有其他功效的药物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口腔载药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载药微粒负载于所述载体膜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3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管自动矫直机及自动矫直方法
- 下一篇:舒适透气性文胸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