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轨道系统的局部偏差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4465.0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2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曾国锋;王国强;叶丰;朱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1B11/02;G01B11/26;G01N21/8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张妍;刘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轨道 系统 局部 偏差 检测 方法 | ||
1.一种用于轨道系统的局部偏差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导轨,平行设置于轨道系统的轨道表面;
检测头,设置于所述检测导轨上,且沿所述检测导轨相对滑动,用于对轨道系统的轨道表面进行局部偏差检测;
支撑机构,设置于轨道系统的轨道表面上,且沿轨道方向滑动;
调节机构,垂直设置于所述检测导轨,且第一端与所述检测导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机构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检测导轨与轨道系统的轨道表面的相对位置关系,用以实现多个功能面的局部偏差检测;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连系梁,设置于轨道系统的轨道表面上方;
两个底座,分别设置于所述连系梁两端,且分别与轨道系统的轨道表面滑动连接;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第一连杆,第一端与所述检测导轨连接;
第二连杆,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机构的底座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用于调整所述检测导轨与轨道系统的轨道表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锁紧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和所述支撑机构的底座连接,用于固定所述检测导轨与轨道系统被检测的轨道表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系统的局部偏差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三连杆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系统的局部偏差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头下方还设置有检测头座,所述检测头座与所述检测导轨滑动连接,用于所述检测头在外界驱动力的作用下沿所述检测导轨相对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轨道系统的局部偏差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界驱动力为直线电机驱动和皮带驱动中任意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系统的局部偏差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头为结构激光传感器。
6.一种用于轨道系统的局部偏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基于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轨道系统的局部偏差检测系统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调节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转动角度,使得所述检测导轨移动到轨道系统的轨道表面中任一功能面的检测位置;
步骤2:锁紧所述锁紧机构,使得所述检测导轨与轨道系统的该功能面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持不变;
步骤3:调节所述检测头在所述检测导轨上往复移动,基于激光三角法,对轨道系统的该功能面进行偏差检测;
步骤4:调节所述调节机构,改变所述检测导轨与轨道系统的轨道表面的相对位置关系,使所述检测导轨移动到轨道表面中其余功能面的检测位置,重复步骤3,完成轨道系统所有功能面的局部偏差检测;
步骤5:根据所述局部偏差检测的结果,基于结构激光的检测头,检查轨道系统的轨道表面的表面损伤情况,以及轨道系统附属设备的位置变化情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轨道系统的局部偏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差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调节所述检测头,以设定的速度在所述检测导轨上往复移动;步骤3.2:基于激光三角法,所述检测头对轨道系统的该功能面进行扫描,获得轨道系统的该功能面的三维点云;
步骤3.3:根据所述三维点云信息进行计算,获得该功能面的等间距轨道断面信息,完成轨道系统的该功能面的偏差检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轨道系统的局部偏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间距轨道断面信息包括两个相邻功能面的相对偏移量和相对折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44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容错液压阀
- 下一篇:一种3C产品AGV物料流转小车及3C物料的流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