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轮机高旁系统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4796.4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2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卫平宝;聂怀志;陈建华;张含智;马成龙;袁雪峰;李晓静;陈世和;姜利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润电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1/00 | 分类号: | F01D21/00;F01D21/12;G06N2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孙晓红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轮机 系统 状态 监测 方法 | ||
1.一种汽轮机高旁系统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个高旁系统测点的优化数据,所述优化数据为通过高旁减压阀自控系统和高旁减温水阀自控系统优化后的数据;
根据所述优化数据创建高旁系统的监测模型;
通过所述监测模型对高旁系统的状态进行判断,当高旁系统状态异常时,发出警报;
所述根据所述优化数据创建高旁系统的监测模型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高旁减压阀开度指令和高旁减压阀阀位反馈;
计算得到所述高旁减压阀开度指令和所述高旁减压阀阀位反馈的第一差值;
获取高旁减温水阀开度指令和高旁减温水阀阀位反馈;
计算得到所述高旁减温水阀开度指令和所述高旁减温水阀阀位反馈的第二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高旁系统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个高旁系统测点的优化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高旁减压阀自控系统获取高旁减压阀阀后蒸汽压力的优化数据;
通过所述高旁减温水阀自控系统获取高旁减压阀阀后蒸汽温度的优化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轮机高旁系统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高旁减压阀自控系统获取高旁减压阀阀后蒸汽压力的优化数据,包括:
获取高旁减压阀阀后的三个压力测点的蒸汽压力数据;
计算得到三个所述蒸汽压力数据的第一中值;
根据所述第一中值和锅炉燃料量获取高旁减压阀阀后蒸汽压力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轮机高旁系统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高旁减温水阀自控系统获取高旁减压阀阀后蒸汽温度的优化数据,包括:
获取高旁减压阀阀后的三个温度测点的蒸汽温度数据;
计算得到三个所述蒸汽温度数据的第二中值;
根据所述第二中值和高旁减压阀开度获取高旁减压阀阀后蒸汽温度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轮机高旁系统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优化数据创建高旁系统的监测模型,包括:
选取各个测点对应的建模数据,所述建模数据包括所述高旁减压阀开度指令、所述高旁减压阀阀位反馈、所述第一差值、所述高旁减温水阀开度指令、所述高旁减温水阀阀位反馈、所述第二差值、所述高旁减压阀阀后蒸汽压力数据、所述高旁减压阀阀后蒸汽温度数据、汽轮机转速、液压油站出口母管油压、液压油站油泵电流、机组功率PW;
选取算法,所述算法为机器学习算法或深度学习算法;
选取模式,所述模式包括机组正常运行模式、机组并网后低负荷模式、汽轮机冲转模式和锅炉点火模式;
选取参数变化正常的历史数据为训练样本;
对各个测点的阈值进行设定和调整;
创建所述监测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轮机高旁系统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监测模型对高旁系统的状态进行判断,当高旁系统状态异常时,发出警报,包括:
通过所述监测模型生成各个测点的预测值曲线;
获取各个测点的实际值曲线;
根据所述预测值曲线和所述实际值曲线获取偏差值曲线;
根据所述偏差值曲线比对各个测点对应的偏差值和阈值,当任一测点的所述偏差值大于所述阈值时,发出报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汽轮机高旁系统状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所述监测模型进行训练和调优。
8.一种汽轮机高旁系统状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以获取多个高旁系统测点的优化数据,所述优化数据为通过高旁减压阀自控系统和高旁减温水阀自控系统优化后的数据;
创建模块:用以根据所述优化数据创建高旁系统的监测模型;
判断模块:用以通过所述监测模型对高旁系统的状态进行判断,当高旁系统状态异常时,发出警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轮机高旁系统状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生成单元:用以通过所述监测模型生成各个测点的预测值曲线;
获取单元:用以获取各个测点的实际值曲线;
计算单元:用以根据所述预测值曲线和所述实际值曲线获取偏差值曲线;
比对单元:用以根据所述偏差值曲线比对各个测点对应的偏差值和阈值,当任一测点的所述偏差值大于所述阈值时,发出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润电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润电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47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