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肌腱导引钳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6557.2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3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单国华;郭义彬;胡继燕;单烁;汤昕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国华;郭义彬;胡继燕;单烁;汤昕宇 |
主分类号: | A61B17/29 | 分类号: | A61B17/29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肌腱 导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肌腱导引钳,包括用于夹持断裂肌腱的夹钳,夹钳尾端与牵引管的一端相连,牵引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夹钳开合的手柄,夹钳闭合时,构成夹钳的固定钳体的前端位于活动钳体前端的前方。前后错位的两个钳体使得夹钳到达肌腱处时再前移一段距离会使固定钳体的前端插入肌腱与腱鞘之间的间隙处,此时手术人员会得到一个清晰的手感判断出固定钳体就位,然后再通过手柄打开夹钳继续前移使得肌腱位于固定钳体和活动钳体之间,此时闭合夹钳咬住肌腱将肌腱从腱鞘中引出。这样能够快速准确地导引处肌腱,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也可以凭借手感确定夹钳的状态,无需反复尝试,减少探寻夹取次数降低手术时间和对患者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肌腱导引钳。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肌腱的损伤较为常见,由于肌腱受伤断裂时经常回缩。尤其是Ⅱ区屈肌腱断裂会回缩至手掌甚至腕管内,为保证微创手术便于术后恢复的需求此时需要肌腱导引钳顺腱鞘盲操探寻肌腱。
现有技术中的已有相关设计,即中国专利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迅速准确夹持肌腱断裂处并将其引出的肌腱导引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肌腱导引钳,包括用于夹持断裂肌腱的夹钳,夹钳尾端与牵引管的一端相连,牵引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夹钳开合的手柄,夹钳闭合时,构成夹钳的固定钳体的前端位于活动钳体前端的前方。
上述方案中,前后错位的两个钳体使得夹钳到达肌腱处时再前移一段距离会使固定钳体的前端插入肌腱与腱鞘之间的间隙处,此时手术人员会得到一个清晰的手感判断出固定钳体就位,然后再通过手柄打开夹钳继续前移使得肌腱位于固定钳体和活动钳体之间,此时闭合夹钳咬住肌腱将肌腱从腱鞘中引出。这样能够快速准确地导引处肌腱,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也可以凭借手感确定夹钳的状态,无需反复尝试,减少探寻夹取次数降低手术时间和对患者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4分别为本发明的开、合状态剖视图;
图5、6分别为导引钳前段的开、合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前段管体和固定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活动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肌腱导引钳,包括用于夹持断裂肌腱的夹钳10,夹钳10尾端与牵引管20的一端相连,牵引管20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夹钳10开合的手柄30,夹钳10闭合时,构成夹钳10的固定钳体11的前端位于活动钳体12前端的前方。
上述方案中,手术时,先通过手柄30闭合夹钳10,从手术创口处将夹钳10伸入腱鞘内,沿腱鞘前伸夹钳10当出现明显的伸入手感变化后即固定钳体前端已经插入肌腱与腱鞘之间的间隙处,此时再通过手柄30打开夹钳10继续前伸使肌腱位于固定钳体11和活动钳体12之间,闭合夹钳10咬住肌腱,将肌腱牵引拽出至需要缝合的位置进行手术缝合。这样能够快速准确地导引处肌腱,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也可以凭借手感确定夹钳10的状态,有利于在无法看见肌腱的情况下引出肌腱,无需反复尝试,减少探寻夹取次数降低手术时间和对患者的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国华;郭义彬;胡继燕;单烁;汤昕宇,未经单国华;郭义彬;胡继燕;单烁;汤昕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65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