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纶化纤加工用上色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7186.X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0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朱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爱民 |
主分类号: | D06P1/38 | 分类号: | D06P1/38;D06P3/79;D06M13/364;D06B3/10;D06B23/20;D06B15/09;D06B23/04;D06M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蒋路帆 |
地址: | 22669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纤 工用 上色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纶化纤加工用上色工艺,属于棉纶化纤生产工艺技术领域,一种棉纶化纤加工用上色工艺,通过在漂染缸一侧加设用于棉纶化纤进行浸泡的浸泡缸,浸泡后的棉纶化纤再经过脱水干燥,简化操作流程,有效提高操作效率,同时绕设辊与浸染辊组的配合,实现对棉纶化纤进行均匀浸染,绕设辊上的棉纶化纤导入至漂染缸内的染液中后再穿过浸染辊组向上导出,相向旋转运动的浸染辊组一方面可去除棉纶化纤上的多余染液,另一方面有效提高棉纶化纤的浸染均匀性,棉纶化纤穿过浸染辊组后,通过旋转的浸染辊组的辊压,进一步提高了染液对棉纶化纤的渗透性,有效提高上色效果,且有助于棉纶化纤的色牢度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纶化纤生产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棉纶化纤加工用上色工艺。
背景技术
化学纤维织物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型衣料,种类较多。这里主要是指由化学纤维加工成的纯纺、混纺或交织物。其中棉纶是改性的聚丙烯纤维,用它开发生产的超棉纶内衣、浴衣、T恤等产品,其保暖、吸水、导湿、快干、抗菌等性能均较为优越,属于高档面料;化纤具有化学纤维的一般优越性能,其具有强度高、质轻、易洗快干、弹性好、不怕霉蛀等优良性能。
在化学纤维织物的生产过程中,染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现有的染色机体积大,且也只能实现染色这一功能,而现有技术中在染色前需要对待染色物进行漂煮、干燥,而这些机械设备往往是单独设立,操作流程不流畅,造成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延长生产周期;
此外,传统的上色工艺往往是通过旋转的浸染辊将染料旋转带给经过的化学纤维织物,浸染辊的下端部浸渍于染料内,浸染辊上附带上浸染槽中,浸染辊在旋转的过程中将染料通过带浸染槽向上带动,当化学纤维织物经过浸染槽表面时,粘附染液,起到上色的效果,而这种上色方式,化学纤维织物与浸染槽所接触一面的染料粘附多,而化学纤维织物难以与浸染槽充分接触,导致上色效果较差,同时化学纤维织物的色牢度不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纶化纤加工用上色工艺。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棉纶化纤加工用上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处理的棉纶化纤绕设在绕设辊上,将绕设有多股棉纶化纤的绕设辊放置于漂煮缸内漂煮1-1.5h,漂煮环境为80-100℃;
S2、在染料缸内加入活性染料,并依次加入染料助剂,并调节PH至4.5-6,搅拌0.5-1h,并保持100-120℃的高温环境,获得染液,将染液导入至漂染缸漂染缸内;
S3、将S1中漂煮完成后的棉纶化纤抬升并脱离于漂煮缸外,对向上抬升的棉纶化纤进行脱水处理;
S4、在漂染缸内嵌设安装浸染辊组,该浸染辊组相向旋转安装,且该浸染辊组的底端嵌设于染液中,将绕设辊上的棉纶化纤导入至漂染缸并穿过该浸染辊组,实现棉纶化纤的的印染上色;
S5、将S4中印染后的棉纶化纤的染色残液去除,后通过还原剂进行还原漂洗,去除残留浮色,干燥后即可得到上色后的棉纶化纤。
进一步的,所述S2中的染料助剂包括分散剂、防菌剂以及阻燃剂,所述分散剂优先选用水性高分子丙烯酸分散剂,防菌剂优先选用水溶性杀菌剂S60,所述阻燃剂优先选用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分散剂能进一步有效提高活性染料的悬浮率,并能增进其溶解性以提高印染效果的化学品,而在活性染料中加设防菌剂、阻燃剂可有效增强染料的防菌性以及阻燃性。
进一步的,所述S5中还原剂包括但不限于片碱、保险粉中的一种或多种,中和PH值,分散染料残余的浮色通过加设还原剂进行去除清洗,有效达到棉纶化纤的色牢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爱民,未经朱爱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71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影灯泡
- 下一篇:化合物、光电器件封装用组合物、制备方法、封装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