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空两用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7557.4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9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邓昌胜;文伟;樊志纬;吕雯昕;王纯贤;吴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35/00;B64D47/02;B64D47/08;H02G3/02;G08C17/02;H01Q1/2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张祥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无人机 | ||
1.一种水空两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天线模块、核心舱和真空舱;所述核心舱内包括固定无人机飞行控制元件和传感器的飞控空间和卷收有线缆的集线空间;所述飞控空间与集线空间相互密封隔离;所述线缆一端连接无线模块另一端连接核心舱内的控制元件,所述天线模块通过所述线缆与无人机通信连接,所述天线模块能够浮在水面;所述真空舱具有容纳水或空气的腔体,所述无人机还包括与真空舱配合的潜水系统和相对于真空舱周向均匀设置的多个旋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空两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包括沿轴向装配的天线底座和天线罩,所述天线底座上固定有天线安装支架,所述天线安装支架上安装有与地面无线通信的天线,所述线缆穿过天线底座与天线电连接,天线底座与天线罩和线缆与天线底座均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空两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舱包括沿轴向密封连接的核心舱壳体和天线基座,所述天线基座的形状与天线底座适应性配合;所述天线基座与核心舱壳体之间设置有将核心舱内部沿轴向分隔的核心端盘,天线基座一侧设置有与核心端盘固定连接的集线盘,所述线缆能够缠绕在集线盘上,核心端盘上还设置有驱动线缆收放的集线电机;
所述集线电机上设置有转轴与集线盘同轴的集线臂,所述集线臂端部设置有处于集线盘绕线面外侧的引线孔,所述线缆自由穿过引线孔;天线基座表面设置有供线缆自由穿过的线缆孔;所述线缆通过防水接头与核心端盘上的接口电连接;或者线缆穿过核心端盘与控制元件电连接,线缆穿过核心端盘的位置进行密封设置;
所述核心舱壳体内沿轴向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单片机支架、第一飞控支架和第二飞控支架,所述单片机支架通过螺栓与核心舱壳体的底部固定配合,单片机支架上固定有单片机;所述第一飞控支架通过螺栓与核心舱壳体底部或单片机支架固定配合,第二飞控支架通过减震球与第一飞控支架固定配合;控制元件固定于第一飞控支架上,传感器固定于第二固定支架上;所述核心舱壳体的外部还设置有与控制元件电连接的防水电缆接头以及深度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空两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舱为环形腔体,真空舱的腔体内部设置有连接两个环形面的加强部;其环形空间内还容置有电池舱,所述核心舱壳体与电池舱沿轴向通过中空的连接轴连接,连接轴内部通过线缆连接电池舱和核心舱内部的元器件;所述电池舱上表面与真空舱上表面电池舱之间沿周向均匀固定有至少两个起落架;
所述真空舱上表面均匀设置有两个沿径向突出的固定耳,电池舱上表面设置有电池舱法兰盘,起落架固定座沿轴向分别与固定耳和电池舱法兰盘固定配合;所述真空舱外表面还固定设置有与电池舱法兰盘平行的真空舱法兰盘,所述起落架固定座还与真空舱法兰盘固定配合;所述起落架包括与起落架固定座固定配合的连接管和与连接管配合的支撑管,所述连接管与真空舱轴线共面,所述连接管与起落架固定座的连接处能够转动调整与真空舱轴向的夹角,所述连接管端部设置有三通管夹,所述支撑管沿轴向穿设于三通管夹内并相对于连接管对称;所述支撑管两端包覆有减震海绵;
所述起落架固定座包括分别与电池舱法兰盘和真空舱法兰盘固定配合的固定块、分置于固定块两侧连接两个固定块的夹板;所述夹板与两个固定块的配合区域之间具有避让固定耳形成的C型槽;两个夹板之间通过一光杆夹持有一管夹,所述管夹通过轴向与夹板平行的管夹螺栓与连接管端部固定配合;所述夹板上具有以光杆为圆心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上还沿径向设置有多个指向光杆的限位槽,两个夹板的弧形槽内设置有一穿过连接管的调整杆,所述调整杆与光杆通过处于连接管内部并分置于管夹螺栓两侧的弹簧拉紧,所述连接管与调整杆配合的位置设置有沿连接管长度方向的腰型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空两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系统包括与真空舱轴向平行固定于真空舱法兰盘上的电磁阀和固定在连接管上的真空泵,所述电磁阀的进水口直接与外界连通,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真空舱的进水口连通,真空舱的出水口与真空泵的进水口连通,真空泵的出口与外界直接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75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