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再充电电池特性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和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9733.8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1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良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G01R31/396 | 分类号: | G01R31/396;G01R31/392;G01R31/367;B60R16/03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曼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电池 特性 检测 设备 方法 车辆 | ||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特性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和车辆,上述可再充电电池特性检测设备包括用于产生表示电池在第一时间点的劣化状态的劣化信息的检测器。基于表示第一时间点处电池的实际劣化状态的第一特性值以及基于第一时间点处的温度计算的、表示第一时间点处的第一、第二虚拟电池的虚拟状态的第一、第二基准值来产生劣化信息。第一虚拟电池在比第一时间点早的第一基准时间点处劣化。第二虚拟电池在比第一基准时间点和第一时间点晚的第二基准时间点处劣化。估算器基于在第二时间点处的可再充电电池的温度和劣化信息来估算可能表示第二时间点处的可再充电电池的劣化状态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第二特性值。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再充电电池特性检测设备、可再充电电池特性检测方法和具有电池特性检测设备的车辆,所述电池特性检测设备用于检测电池的特性值。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18-148720(JP-2018-148720-A)号中所讨论的那样,一些对安装在车辆上的电池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检测电池的内阻值,并基于检测到的电阻值来控制电池的使用。
然而,为了精确地测量电池的电阻值,需要在电池内阻中流动一定量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因此,根据电池的类型,有时在车辆开始运行后不能立即检测到电池的电阻值。如果电阻值未知,则无法根据电阻值控制电池的使用。因此,减少了电池的使用时间,从而降低了功耗效率。
通常无法在当前起动之后保存和连续利用先前起动时间段期间检测到的电池的电阻值。即,当当前起动时间内的电池温度与先前起动时间内的温度不同时,电池的电流电阻值变得不同。这是因为,电池的电阻值与温度有关。
作为针对这种问题的对策,可以举例说明下面描述的方法。即,在先前起动时间段中,计算此时电池的电阻值与新电池的电阻值之间的比率,并将其存储为指示电池的劣化状态的系数(以下简称劣化系数)。然后,在当前运行开始之后,基于存储的劣化系数和当前温度来估算当前电阻值。这样,就可以立即获得电阻值,并且可以在当前起动后立即使用电池,而无需等待电阻值的实际测量。
然而,即使电池处于相同的劣化状态,劣化系数也不随温度变化而完全恒定,而是根据电池的规格和温度范围而变化。因此,当先前起动时间段和当前起动时间之间的温度偏差较大时,基于先前计算的劣化系数对当前电阻值的估算可能不精确。
这种问题的发生不限于如上所述的估算电池电阻值的情况。即,当估算诸如电池的充电容量等其它各种特性值时,可能会发生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先前检测到电池劣化的时间和当前使用时间之间的电池温度偏差很大,也能够精确地估算当前使用的电池的特性值的系统。
因此,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电池特性检测设备,该电池特性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器(31),所述检测器用于产生表示在第一时间点(t1)的可再充电电池的劣化状态的劣化信息(α、β、γ)。检测器基于表示第一时间点(t1)处的可再充电电池的实际劣化状态的特性值(D,R)(D1,R1)和表示第一时间点(t1)处的第一虚拟电池的虚拟状态的第一基准值(Db,Rb),来产生劣化信息。第一虚拟电池的温度(T1)与第一时间点(t1)处的可再充电电池的温度相同。第一虚拟电池在比第一时间点(t1)早的第一基准时间点(tb)处的性能劣化。检测器还基于表示第一时间点(t1)处的第二虚拟电池的虚拟状态的第二基准值(De,Re)来产生劣化信息。第二虚拟电池的温度(T1)与第一时间点(t1)处的可再充电电池的温度相同。第二虚拟电池在比第一基准时间点(tb)和第一时间点(t1)晚的第二基准时间点(te)处的性能劣化。该电池特性检测设备还包括估算器(32),所述估算器(32)用于基于在第二时间点(T2)处的可再充电电池的温度(T2)和检测器产生的劣化信息,来估算可再充电电池的第二特性值(D2,R2),该第二特性值(D2,R2)可能表示在第二时间点(t2)处的电池的劣化状态。第二时间点(t2)比第一时间点(t1)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97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路边界确定
- 下一篇:流体操纵的转动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