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限高区域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9779.X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1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子建;雷斌;胡静;李波;李洪勋;吴涵;申小平;许国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4 | 分类号: | B66C1/14;E02D5/20;B66C23/36;B66C23/6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彭光荣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域 地下 连续 钢筋 吊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高区域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方法,属于地下连续墙施工领域,其包括施工准备工序、起吊工序、同步行进和下放钢筋笼工序、钢筋笼孔口焊接工序;起吊工序包括以下步骤:S31、三台吊机同步起吊至钢筋笼水平抬起1.5至2.0m之间,两台主吊机继续同步提升,副吊机下放吊钩;S32、直至钢筋笼完全回直并且钢筋笼的重量由两台主吊机承担后,解除副吊机的吊钩;解决了现有的吊装方式吊装次数多、焊接接长次数多,耗时耗力、成本增加且钢筋笼整体性差的问题以及在安放钢筋笼时间拖长,槽壁暴露的时间过长增加,容易出现槽壁塌孔、笼体夹泥、沉渣过多等现象,对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的控制不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连续墙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限高区域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墙身钢筋笼采用整体制作和一次性起吊入槽,钢筋笼起吊采用吊钩、扁担、钢丝绳等吊具3,通常吊具高度约3.5m。
但当施工现场受高压线1影响而处于限高区2时,现场吊装高度不足,则采取对钢筋笼4进行分段制作,在吊装时对分段的钢筋笼4进行焊接等方式连接,保证连续墙钢筋的整体性。
限高区2钢筋笼4分段吊装的传统施工方法为:采用一台吊机进行钢筋笼4分段入槽,在本身吊装高度有限的情况下,单节钢筋笼4可制作的长度将再次缩短,导致以下两点问题:
1、吊装次数多、焊接接长次数多,耗时耗力、成本增加且钢筋笼4整体性差;
2、在安放钢筋笼4时间拖长,槽壁暴露的时间过长增加,容易出现槽壁塌孔、笼体夹泥、沉渣过多等现象,对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的控制不利。
如深圳某项目地下连续墙施工,墙体位置高压电线处于地面以上12m高,根据规范要求,高压电线以下吊装作业需要保证5m的安全距离,传统分段吊装作业吊具3占用3.5m的空间,则理论钢筋笼4可制作的分节长度仅为3.5m。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限高区域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限高区域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方法,包括施工准备工序、起吊工序、同步行进和下放钢筋笼工序、钢筋笼孔口焊接工序;
所述施工准备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S11、准备三台吊机,其中两台吊机作为主吊机,另外一台吊机作为副吊机;
S12、移动两台主吊机分别至钢筋笼的两个长边侧,移动副吊机至钢筋笼的其中一个短边侧;
S13、三台吊机的吊钩钩于钢筋笼上分别形成第一吊点、第二吊点和第三吊点;
S14、第一吊点和第二吊点均位于钢筋笼的中心水平线的一侧,第三吊点位于钢筋笼的中心水平线的另一侧;
所述起吊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S31、三台吊机同步起吊至钢筋笼水平抬起1.5至2.0m之间,两台主吊机继续同步提升,副吊机下放吊钩;
S32、直至钢筋笼完全回直并且钢筋笼的重量由两台主吊机承担后,解除副吊机的吊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吊点、第二吊点和第三吊点在一个虚拟的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而钢筋笼的重心位于该虚拟的等腰三角形的中心,让三个吊点同时起吊时,钢筋笼可以整体式地平稳地抬起,其中,副吊机主要起到水平抬起钢筋笼,方便两个主吊机顺利地吊起钢筋笼;采用两台主吊机吊装,相比单机吊装的传统方法,无需考虑扁担和钢丝绳占用的高度,最大幅度的减少吊具占用的空间,进而增加了钢筋笼的分段长度,减少吊装次数和焊接接长次数,加快施工进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97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提取浓缩设备以及提取浓缩方法
- 下一篇:绿色环保节能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