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整车姿态的随动汽车尾翼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1376.9 | 申请日: | 202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1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梁肖;康理;丁洋;黄福金;吴小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B60G3/2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唐勇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整车 姿态 汽车 尾翼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适应整车姿态的随动汽车尾翼及汽车,属于汽车尾翼技术领域,包括:后悬架,其包括副车架和对称设置在副车架左右两侧的车轮支架,副车架和车轮支架之间设有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的两端均分别与车轮支架和副车架转动连接;汽车尾翼,其位于后悬架的上方,汽车尾翼与后悬架之间设有控制汽车尾翼运动姿态的尾翼控制组件,尾翼控制组件通过车轮支架的升降运动控制汽车尾翼上下俯仰运动。本申请的汽车尾翼通过尾翼控制组件与后悬架机械相连,当车辆姿态发生变化时,汽车尾翼可以随着整车姿态的变化实时调整,可在车辆制动时自动调整汽车尾翼的俯仰角度辅助车辆制动,并增加后轮与地面的附着力,提高整车行驶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尾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应整车姿态的随动汽车尾翼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空气阻力,围绕汽车重心同时产生纵向、侧向和垂直上升的三个方向的空气动力量,其中纵向为空气阻力。
为了有效地减少并克服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的影响,人们设计使用了汽车尾翼,其作用就是使空气对汽车产生第四种作用力,即产生较大的对地面的附着力,它能抵消一部分升力,有效控制汽车上浮,使风阻系数相应减小,使汽车能紧贴在道路地面行驶,从而提高行驶的稳定性能。
汽车高速行驶时,汽车尾翼使空气阻力形成一个向下的压力,尽量抵消升力,有效控制气流下压力,使风阻系数相应减小,增加汽车的高速行驶稳定性;由于尾翼能降低汽车的空气阻力,因此高速汽车加装尾翼对于节省燃油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使汽车的外形更加美观,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但是传统尾翼安装在车身上,由于车身和车轮通过悬架、弹簧等连接,路面的变化并不能快速传递到车身上,从而使得汽车尾翼无法实时保证车辆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适应整车姿态的随动汽车尾翼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尾翼安装在车身上,车身和车轮通过悬架、弹簧等连接,路面的变化并不能快速传递到车身上,从而使得尾翼无法实时保证车辆稳定性的不足。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适应整车姿态的随动汽车尾翼,包括:
后悬架,所述后悬架包括副车架、对称设置在所述副车架左右两侧的车轮支架,所述副车架和车轮支架之间设有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所述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的两端均分别与车轮支架和副车架转动连接,所述上控制臂位于下控制臂的上方;
汽车尾翼,所述汽车尾翼位于后悬架的上方,所述汽车尾翼与后悬架之间设有控制汽车尾翼运动姿态的尾翼控制组件,所述尾翼控制组件通过所述车轮支架的升降运动控制汽车尾翼上下俯仰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尾翼控制组件包括摇臂和第一连杆,所述摇臂设有两根,两根摇臂对称设置在所述副车架的左右两侧,所述摇臂的中部与副车架转动连接,所述摇臂的一端与汽车尾翼转动连接,所述摇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与车轮支架或上控制臂或下控制臂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尾翼控制组件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长度方向与汽车尾翼平行,所述拉杆的中部设有与汽车尾翼转动连接的安装孔,所述汽车尾翼在拉杆上左右旋转运动,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摇臂的一端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动连接孔,所述拉杆与摇臂之间通过两根第二连杆连接,两根第二连杆分别位于拉杆的两端,两根第二连杆的上端分别与拉杆转动连接,两根第二连杆的下端分别与两根摇臂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左侧的摇臂为左摇臂,所述副车架右侧的摇臂为右摇臂,所述左摇臂的左端与汽车尾翼转动连接,所述左摇臂的右端与第一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右摇臂的右端与汽车尾翼转动连接,所述右摇臂的左端与第一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13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