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用于机器人系统的划线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2136.0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3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苗亮;陈峰;洪剑峰;陈见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俊亿(杭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用于 机器人 系统 划线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运用于机器人系统的划线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划线器结构包括车架本体(1),所述的车架本体(1)下端设有驱动组件(3),所述的车架本体(1)上端设有控制面板(2),所述的车架本体(1)前端设有追踪组件(5),所述的车架本体(1)后端设有划线组件(4);
所述的驱动组件(3)包括主动轮(19),所述的主动轮(19)与划线组件(4)间设有一对呈对称式分布的被动轮(24),两被动轮(24)间设有与主动轮(19)相连接的马达(25),所述的马达(25)与主动轮(19)间设有转向摆杆(26);所述的主动轮(19)侧边设有轴承座(20),所述的轴承座(20)与马达(25)间设有编码器(22),所述的编码器(22)与轴承座(20)间设有连接支架(21),所述的编码器(22)与马达(25)间设有测速轮(23);
所述的控制面板(2)包括与马达(25)相电路连通的运行控制器(15),所述的运行控制器(15)与划线组件(4)间设有与编码器(22)相电路连通的计米器(16),所述的计米器(16)与划线组件(4)间设有与运行控制器(15)、计米器(16)相电路连通的开关(18),所述的开关(18)侧边设有蜂鸣器(17);
所述的划线组件(4)包括电磁铁(7),所述的电磁铁(7)上设有纵线器(6),所述的电磁铁(7)与车架本体(1)间设有导轨(12),所述的导轨(12)下端设有与导轨(12)相活动式卡嵌的墨条固定杆(13),所述的墨条固定杆(13)下端设有与墨条固定杆(13)相插嵌式连接的墨条(8);
所述的追踪组件(5)包括追踪传感器(11),所述的追踪传感器(11)与车架本体(1)底端间设有追踪器安装架(10);
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第一步:确定划线运行轨迹的直线位置,采用激光笔在目标直线的头尾两端进行标记,而后将目标标记右移150mm~250mm,接着采用软绳对右移后的头尾两端标记点进行拉紧固定;
第二步:将划线器放置在起点位置,使得软绳从追踪传感器(11)内贯穿连接,接着将划线组件(4)的纵线器(6)准确放置在起点位置;
第三步:然后按下开关(18),把追踪传感器(11)设置在对中模式,在计米器(16)上设定间隔距离和总长距离;
第四步:最后采用运行控制器(15)进行操作运行,实现轨迹划线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于机器人系统的划线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墨条固定杆(13)与导轨(12)间设有滑块(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于机器人系统的划线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追踪传感器(11)外侧设有与追踪器安装架(10)相轴套式活动套接的微调手轮(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于机器人系统的划线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设定纵线器(6)每间隔1米进行横线划线,此时计米器(16)对电磁铁(7)发出信号指令,电磁铁(7)驱动滑块(14)实现墨条固定杆(13)下端的墨条(8)进行压盖式划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于机器人系统的划线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运行速度为0~1000mm/s,采用外接控速手柄实现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俊亿(杭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俊亿(杭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21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材料加工用的混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呼吸阀可控制的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