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传导部件、接合热传导部件的接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34730.3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5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小关敏彦;花野雅昭;石田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D15/04;H01L23/4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于靖帅;黄纶伟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传导 部件 接合 装置 | ||
提供热传导部件、接合热传导部件的接合装置。热传导部件具有壳体和芯构造体。在壳体的内部的密闭的空间中封入有工作介质,并且配置有芯构造体。壳体具有第1金属板和第2金属板。空间配置于第1金属板与第2金属板之间。第2金属板的热传导率比第1金属板的热传导率高。第1金属板的刚性比第2金属板的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传导部件、接合热传导部件的接合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散发由发热源产生的热的热传导部件,公知有蒸汽室。例如,面向发热的部件设置的蒸汽室具有容器和芯。容器在内部收纳水等介质。芯具有毛细管构造,设置于容器内部的壁面。(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8-4177号公报)
但是,近年来,要求热传导部件的薄型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4177号公报
但是,如果仅使热传导部件薄型化,则热传导部件的散热效率和强度这双者有可能降低。另外,热传导部件的散热效率和强度通常容易相反。例如,如果在热传导部件的容器中使用热传导率更高的材料,则热传导部件的强度有可能下降。另一方面,如果在热传导部件的容器中使用强度更高的材料,则热传导部件的热传导率有可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均衡地兼顾热传导部件的散热效率的提高和热传导部件的强度的提高。
本发明的例示的热传导部件具有壳体和芯构造体。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的密闭的空间中封入有工作介质,并且配置有芯构造体。所述壳体具有第1金属板和第2金属板。所述空间配置于所述第1金属板与所述第2金属板之间。所述第2金属板的热传导率比所述第1金属板的热传导率高。所述第1金属板的刚性比所述第2金属板的刚性高。
本发明的例示的接合装置将上述热传导部件的第1金属板和第2金属板相互接合。所述接合装置具有第1加热部、第2加热部以及加压部。所述第1加热部将所述第2金属板加热至第1温度。所述第2加热部将所述第1金属板加热至比所述第1温度高的第2温度。所述加压部对被加热至所述第1温度的所述第2金属板与被加热至所述第2温度的所述第1金属板对置的对置部进行加压。
根据本发明的例示的热传导部件和接合热传导部件的接合装置,能够均衡地兼顾热传导部件的散热效率的提高和热传导部件的强度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A是实施方式的图1B的热传导部件的A-A线剖视图。
图1B是实施方式的热传导部件的立体图。
图1C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热传导部件的结构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1金属板和第2金属板相互接合的接合部的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接合装置的概念图。
图4A是变形例的热传导部件的立体图。
图4B是示出变形例的热传导部件的结构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变形例的第1金属板和第2金属板相互接合的接合部的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6是变形例的接合装置的概念图。
标号说明
100:热传导部件;200:发热源;1:壳体;1a:空间;1b:被加热部;1c:散热部;1d:接合部;1e:槽部;1f:对置部;11:第1金属板;11a:第1凹部;111:柱部;12:第2金属板;12a:第2凹部;13:接合材料;2:工作介质;3:芯构造体;500:接合装置;510:加热部;511:第1加热部;512:第2加热部;520:加压部;521:固定部;522:上侧加压部;Cr:结晶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超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4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含鱼油的牡蛎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N合一封装体及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