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杂环境下盾构钢套筒综合接收施工工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35728.8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6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强;白云飞;李自力;王俊杰;朱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9/087;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杨凯;连慧敏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杂 环境 盾构 钢套 综合 接收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杂环境下盾构钢套筒综合接收施工工法。首先采用WSS水平注浆加固接收端头,接收井底板钢套筒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钢套筒安装、钢套筒底部锚筋焊接及垫层施工。待洞门保护层及表层玻璃纤维筋剥除后,进行钢套筒封闭及套筒内填料施工。回填完毕后进行洞门磨削,采用掘进模式继续向前推进进入钢套筒。掘进至盾尾到达地连墙中部时停机,进行第一次封堵,盾尾脱出洞门钢环后进行第二次封堵,套筒拆除后采用弧形钢板进行封堵,同时对弧形钢板后注浆填充,盾构接收安全顺利完成。工艺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易于推广。本发明主要应用在盾构钢套筒接收方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杂环境下盾构钢套筒综合接收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21世纪将是中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高速发展的时期,地铁隧道、综合管廊、公路隧道等的工程建设,将越来越多地选择先进的、成熟的盾构施工法进行施工。盾构施工中,盾构始发与接收是所有工序中重点与难点所在,尤其以盾构接收,盾构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质量要求严格,安全性要求高,尤其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下进行接收施工,难度大,误差率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复杂环境下盾构钢套筒综合接收施工工法,该方法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小了施工风险,解决了复杂环境下盾构钢套筒的综合接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复杂环境下盾构钢套筒综合接收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布孔设计;
S2、WSS水平注浆加固;
S3、钢套筒安装、调试;
S4、底板锚杆焊接及垫层施工;
S5、钢套筒回填;
S6、人工凿除洞门表层;
S7、盾尾止水箍施作;
S8、盾构掘进磨削洞门;
S9、洞门封堵。
所述步骤S1中,水平沿洞门圆周布设两圈钻孔,在洞门下部布设斜孔。
所述步骤S2中,根据现场钻孔分析,采用不同注浆液进行注浆,通过注浆压力表和受注表面观察,当压力表压力逐渐增大达到1MPa时,或地表出现隆起或跑浆时,停止注浆。
所述步骤S3中,首先在基坑里确定出井口隧道设计中心线,下方一次连接标准钢套筒及过渡环,筒体连接完后,顶升套筒平移,定位完毕后对过渡环与洞门钢环进行焊接。
所述步骤S4中,在钢套筒底部60°范围内浇筑15cm厚的C20砼垫层,并保证混凝土垫层伸入洞门内与围护结构相接,以增强钢套筒内土体底部承载力。
所述步骤S5中,钢套筒回填材料主要为盾构改良渣土,通过输送管道直接输送至钢套筒内。
所述步骤S6中,回填夯实后,进行第一层洞门破除,将地连墙背土侧保护层凿除,此时凿除厚度约100mm,洞门凿除采用“少破多切、先破后切”的原则。
所述步骤S7中,在盾尾后10环处施作止水环箍,防止地下水沿着管片外壁涌向洞口,止水环箍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所述步骤S8中,完成钢套筒回填后,剩余地下连续墙由盾构机刀盘直接磨削,洞门磨削过程中,严格控制刀盘扭矩,防止刀盘卡死。
所述步骤S9中,待盾构完成洞门磨削进入套筒后、盾尾到达地连墙中部时,进行第一次洞门封堵,第一次洞门封堵完毕24h后,盾构继续向前推进至盾尾完全脱出洞门钢环,钢套完成拆解后,为保证洞门安全,采用弧形钢板对管片与洞门钢环间隙进行焊接封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57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