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河流型黑臭水体修复技术集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37971.3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5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高东东;周文波;陈亚平;董坤;韦娅俪;郭明昆;向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环保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河流 型黑臭 水体 修复 技术 集成 系统 | ||
1.一种城市河流型黑臭水体修复技术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回水段、第二回水段、第三回水段、第四回水段、挡水坝、第一絮凝剂加药系统、第一污泥斗、植物缓冲浮岛、石墨烯光催化网、生态浮岛、第二污泥斗、第二絮凝剂加药系统、排污管、水生植物、河堤,所述河堤的中部设置多个所述挡水坝形成所述第一回水段、第二回水段、第三回水段、第四回水段,所述第一回水段中设置有地域污泥斗,所述第一回水段、第二回水段、第三回水段、第四回水段中均设置有植物缓冲浮岛,所述第一回水段中设置有地域絮凝剂加药系统,所述第二回水段中设置有多个石墨烯光催化网,所述第三回水段中设置有多个生态浮岛,所述第四回水段中设置所述第二絮凝剂加药系统和第二污泥斗,所述植物缓冲浮岛上设置有排污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流型黑臭水体修复技术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缓冲浮岛由布水槽、框架、集水槽、模块化基质、固定绳索、浮岛固定装置、锯齿结构组成,所述排污管设置于河堤内,所述排污管与所述布水槽连接,所述布水槽的中部设置所述框架,所述框架中设置多个模块化基质,所述框架的另一侧设置所述集水槽,所述河堤的侧边设置所述浮岛固定装置,所述集水槽与所述浮岛固定装置之间连接所述固定绳索,所述集水槽与所述布水槽上部均设置为锯齿结构,所述模块化基质上种植水生植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流型黑臭水体修复技术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水段的底部为倾斜的硬化河床底,所述硬化河床底的低端设置所述第一污泥斗,所述第一污泥斗中设置排泥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流型黑臭水体修复技术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岛由浮岛框架、打孔支撑板、悬挂式玄武岩纤维填料单元、上固定端、下固定端组成,所述浮岛框架上设置所述打孔支撑板,所述打孔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模块化基质,所述模块化基质上种植水生植物,所述打孔支撑板上设置多条所述悬挂式玄武岩纤维填料单元,所述悬挂式玄武岩纤维填料单元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所述上固定端和所述下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打孔支撑板的上下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环保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环保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79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