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38133.8 | 申请日: | 202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9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董会娜;姚栋嘉;余启勇;张继承;刘光亚;李帅帅;陈帅;杨红霞;吴恒;张东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08 | 分类号: | B32B3/08;B32B3/12;B32B9/00;B32B9/04;B32B27/04;B32B27/02;B32B27/12;B32B27/32;B32B27/34;B32B27/36;B32B7/06;B32B33/00;B32B37/06;B32B37/1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张智伟 |
地址: | 45126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保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保温板包括第一面板层、第二面板层、夹芯层、骨架支撑层,夹芯层包括若干个纤维增强气凝胶复合毡,骨架支撑层为网格状,所述骨架支撑层设置在第一面板层与第二面板层之间,纤维增强气凝胶复合毡填充于骨架支撑层的网格中,骨架支撑层与第一面板层、第二面板层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面板层、第二面板层和骨架支撑层同时为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中的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或芳纶,树脂为不饱和聚酯、乙烯基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所述纤维增强气凝胶复合毡中的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硅酸铝纤维、莫来石纤维、石英纤维、氧化铝纤维、氮化硅纤维、氮化硼纤维、岩棉纤维、苎麻纤维、玄武岩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酰亚胺纤维、PET纤维、PP纤维或芳纶纤维,气凝胶为二氧化硅气凝胶、氧化铝气凝胶、二氧化锆气凝胶或二氧化钛气凝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第一面板层的厚度为0.5-5 mm,第二面板层的厚度为0.5-5 mm,骨架支撑层的厚度为2-20 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骨架支撑层的网格形状为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之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保温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1)、由下至上依次将离型膜-第一脱模布-第一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网格状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框进行铺层;
(2)、将纤维增强气凝胶复合毡铺设到网格状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框的网格中;
(3)、在网格状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框上表面依次铺设第二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第二脱模布,至此获得层叠体;
(4)、将步骤(3)铺层完成的层叠体置于热压机上热压固化成型;
(5)、固化完成后脱模处理,即得复合保温板;
所述第一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第二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和网格状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框中的纤维和树脂分别对应为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中的纤维和树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保温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状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框的网格形状为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保温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热压固化成型的压力为0.5-5 Mpa,固化温度为20-180 ℃,固化时间为0.5-12 h。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保温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为PET膜、PE膜、PI膜或OPP膜;所述第一脱模布和第二脱模布为聚四氟乙烯脱模布、尼龙66脱模布、尼龙6脱模布或聚酯脱模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81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