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枢轴器用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4390.2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8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鹏;刘雄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连刚电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杨柳 |
地址: | 4025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枢轴 器用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枢轴器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枢轴器用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旋转承架、固定承架、转轴、盘形弹片、凹轮、凸轮、固定板和螺帽等零部件的准备步骤;铆合机准备步骤;固定承架压合及铆合步骤;安装锁紧步骤;检测步骤;贴码包装步骤,其中铆合机准备步骤中采用了铆合机,使得本方案中的枢轴器在采用铆合机组装时,能够对零部件进行吸附、转移和安装,能够降低人工操作的风险,同时让零部件之间的安装更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枢轴器加工领域,具体涉及枢轴器用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枢轴器是连接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主体和键盘主体中必不可少的连接结构,能为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主体和键盘主体之间的转动提供转动功能,便于实现记本电脑稳定的开合。枢轴器中包含了安装在屏幕主体上的旋转承架、安装到键盘主体上的固定承架以及供旋转承架和固定承架转动的转轴,同时在将旋转承架和固定承架安装到转轴上时,还需要将盘形弹片、凹轮、凸轮螺帽等小零件安装到转轴上,进而实现旋转承架和固定承架在转轴上稳定转动。
在将转架、固定承架、盘形弹片、凹轮、凸轮、螺帽等结构安装到转轴上时,小的零部件与压合治具之间的缝隙也较小,压合时的人手的操作风险较大,同时零部件的定位情况也不佳,进而影响整个枢轴器的组装效率和安全性,也会影响枢轴器的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枢轴器用加工工艺,以采用铆合机代替人工对零部件进行组装,降低人工操作的风险,同时让零部件之间的安装更精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枢轴器用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步骤1:准备若干旋转承架、若干固定承架、若干转轴、若干盘形弹片、若干凹轮、若干凸轮、若干固定板和若干螺帽;
步骤2:准备铆合机,铆合机包括机架、加工台、下模具、上模具以及带动上模具转动、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的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安装在机架上,下模具和下模具均竖直设置,下模具安装在加工台上,且上模具的下端与下模具的上端正对,下模具的上端上竖直设置有安装孔,上模具的下端上设有负压吸附口;
步骤3:固定承架压合及铆合步骤:将转轴竖直插入到铆合机下模具的安装孔内,然后动力单元带动上模具水平移动至固定承架处,同时推动上模具下移,负压吸附口对固定承架的安装处进行吸附,上模具吸附固定承架移动至下模具处,然后动力单元推动上模具下移至转轴的上端上,将固定承架的安装处固定至转轴的上端上;对转轴靠近固定承架的一端进行铆合加工;
步骤4:安装锁紧步骤:将转轴远离固定承架的一端朝上固定在安装模具上,然后由下至上将旋转承架、第一片固定板、凹轮、凸轮、四个盘形弹片和第二片固定板安装到转轴上,凹轮靠近旋转承架的一侧上设有卡勾,卡勾与旋转承架卡扣连接;然后上模具在动力单元的带动下吸取螺帽,吸取有螺帽的下模具移动至与向转轴的上端相对状态,然后让下模具下移动力单元作用上模具将螺帽旋入到转轴的上端上,形成枢轴器粗品;
步骤5:检测步骤:取出步骤4中安装模具上的枢轴器粗品,对枢轴器粗品依次进行转动角度测试、听异音测试、扭力测试和转动定位测试,测试合格后形成枢轴器成品;
步骤6:贴码包装步骤:在步骤5中的枢轴器成品上粘贴标识码;然后将若干枢轴器成品放置到包装盒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连刚电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未经新连刚电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43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子设备的背壳、电子设备、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蓄电池的检测装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