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循环养植系统、养植方法及集污处理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5072.8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6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任志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南县致富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3/06;A01G31/02;C02F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341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循环 系统 方法 处理 | ||
1.一种生态循环养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养殖池、集污处理池、种植水槽以及回水处理池,所述回水处理池与养殖池通过回水管连接,养殖池内的残饲粪便进入集污处理池由污水灭菌罐进行打散曝气灭菌处理后,变为液体肥流入种植水槽,经种植水槽内植物根系吸收净化后,随槽水汇入回水处理池,经回水处理池内过滤消毒后重新流入养殖池内,形成生态闭路水循环;
所述污水灭菌罐包括罐体、穿设在罐体底板的污水曝气臭氧灭菌装置、设置在罐体壁上方的污水出水口、穿设在罐体顶盖的排气孔,所述罐体从上之下依次包括通过固定元件连接的顶盖、罐体壁、底板;
所述污水灭菌罐内设有污水曝气臭氧灭菌装置,所述污水曝气臭氧灭菌装
置包括穿设于所述底板中心的污水泵、与所述污水泵连接的气液混合管以及设
置在气液混合管出水口对着正下方的污水冲击锥,所述污水泵设有主吸水孔与
副吸水孔,所述主吸水孔贯穿罐体底板中心,用于抽取集污处理池内污水,所
述副吸水孔位于罐体内部,用于回收罐体内未打散沉淀物,所述气液混合管一端与污水泵出水口连接,另一端经多次转弯后,出水口垂直向下设计,将污水泵抽取的污水冲向污水冲击锥,对污水内的残饲粪便打散处理,所述气液混合管出水口处设有射流器,所述射流器通过臭氧供气管与外界臭氧供给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生态循环养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底部设为倒锥形,所述养殖池中心设有带过滤网的管道组件,养殖池内的残饲粪便通过所述管道组件汇集流出,所述养殖池还连接有新水补水管和鼓风机,所述新水补水管出水口连接有浮球阀,用于控制养殖池内的最低液面,所述鼓风机通过设置在池内的金属盘管与池内的纳米曝气管连接,用于保持养殖池内水温及维持养殖水的含氧量。
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生态循环养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处理池包括有污水进水口、污水灭菌罐,管道组件穿过所述污水进水口进入所述集污处理池内,所述污水灭菌罐通过固设在罐体下方的支撑架安装在集污处理池内,所述集污处理池还包括液位控制组件,所述液位控制组件通过一号三通与所述管道组件连接,所述液位控制组件包括二号三通及连接在二号三通上的排放阀和液位控制管,所述一号三通与二号三通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液位控制管位于集污处理池内,当养殖池处于未排污状态且液面高度高于液位控制管内液位高度时,液位控制管内污水溢流,进入集污处理池,排放阀位于所述液位控制组件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循环养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水槽为迷宫式水槽,所述种植水槽的各列水道密集布满有若干水耕筏,所述种植水槽的第一进水口通过管路与集污处理池的污水曝气臭氧灭菌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进水口竖直方向的高度低于污水出水口高度,所述种植水槽第一出水口与回水处理池通过槽水回流管连接,所述种植水槽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通过槽水环流管连接,所述槽水环流管上设置有槽水环流泵,用于改变种植水槽内槽水流动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循环养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处理池包括设置在净水回流管出口下端的回水过滤筛、设置在回水处理池底部内的回水泵,所述回水泵通过回水管将过滤后的槽水泵回养殖池内,所述回水管上设有紫外线灭菌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生态循环养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本系统内管道所使用的阀门或为手动阀门,或为通过PLC 控制组件控制的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南县致富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龙南县致富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50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