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5419.9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2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军;谷晓泉;钱春虎;高裕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彭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06 | 分类号: | H02K9/06;H02K5/20;H02K1/20;H02K1/32;H02K5/10;H02K9/26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汤冠萍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用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动机,包括轴、外壳、定子、转子、前端盖、后端盖、排气扇,所述轴,用于传递转动;所述定子上轴向设置若干个定子通风孔;所述转子上轴向设置若干个转子通风孔;所述前端盖上设置前端盖通气孔,本方案优化前端盖通气孔为两个,所述前端盖通气孔均匀分布前端盖轴心的轴向,所述轴上设置两个排气扇,两个排气扇分别临近前端盖、后端盖;所述第一排气扇用于把电动机外侧的风抽进电机内部,所述第二排气扇用于把电机内部热风排出电机;所述电机内部的风就形成单向风,有利于对机内部直接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领域,尤其涉及新能源汽车用电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散热效果较差,无法更好的驱散电机转动带来的热量,容易造成电机过热而损坏从而产生安全隐患,同时电机的输出轴容易产生轴向间隙,导致电机转动时候产生震动噪音,直接影响电机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传统的电动机采用的是机壳表面冷却方式,即机壳外侧设置轴向的散热片,机壳外部设置风扇,对机壳吹风;
但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传统电动机不能直接对机壳内部进行降温;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电动机不能直接对机壳内部进行降温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直接对机壳内部直接进行降温。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动机,包括前端盖、后端盖、排气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上轴向设置若干个定子通风孔,定子通风孔轴线与电机转轴轴线平行;
所述转子上轴向设置若干个转子通风孔;转子通风孔轴线与电机转轴轴线平行;
所述前端盖上设置前端盖通气孔,通气孔有多个,沿前端盖轴线周向均匀分布;
电机转轴上固定第一排气扇和第二排气扇;
所述第一排气扇临近前端盖,用于把电动机外侧的风抽进电机内部,
所述第二排气扇临近后端盖用于把电机内部热风排出电机。
还包括M型管,后端盖排气管、前端盖进气管,封堵组件;
前端盖进气管数量与前端盖通气孔数量相同;前端盖进气管一端与前端盖通气孔连通;
所述M型管,所述M型管包括三个弯折部;分别为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三弯折部;
所述M型管数量与前端盖进气管数量相同;
所述前端盖进气管的空余端与M型管的第三弯折部连通;
封堵组件包括圆台管、第一圆柱管、第二圆柱管、底管、密封件;
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弯折点处,固定连通所述圆台管,所述圆台管大端,连通所述第一圆柱管的一端;第一弯折部与圆台管的锥面有两个对称的连通口:
所述第一圆柱管空余端与第二圆柱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圆柱管空余端与所述底管一端连通;
所述密封件包括圆台体、连接部、浮力部;
所述圆台体大端连接圆柱形连接部的一端,所述连接部空余端连接圆柱形浮力部一端;
浮力部的密度小于水,能够在水进入底管时,带动圆台体和连接部一同上浮;
所述圆台体能够进入圆台管,封闭第一弯折部与圆台管的两个连通口。
所述M型管第三弯折部处定位有干燥剂,所述干燥剂用无纺布袋包装,所述M型管的干燥剂用于吸收潮湿空气把水分。
所述前端盖通气孔有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彭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彭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54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