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机舱大支架加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5825.5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1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黄道军;吴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2D25/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何杰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机舱 支架 加强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舱大支架加强结构,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后横梁、前横梁和加强件,所述左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横梁的左端和所述后横梁的左端连接,所述右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横梁的中部和所述后横梁的中部连接,所述加强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纵梁的中部和所述右纵梁的中部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机舱大支架加强结构,能够提高发动机机舱大支架的抗弯性能,提高发动机机舱大支架的整体强度,使发动机悬置系统在取消前悬置后,发动机机舱大支架的强度仍然能够满足强度要求,防止形成过程中发生车辆异响或者车辆动力异常的情况,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从而能够对悬置系统进行优化,实现降低成本和减轻整车重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机舱大支架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的电驱系统通过机舱大支架和四点悬置配合与车身连接,发动机机舱大支架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才能保证整车安全行驶。整车重量对于新能源汽车续航有着极大的影响,为了整车轻量化设计以及悬置系统的成本控制,可以把四点悬置系统改为三点悬置系统。四点悬置的悬置系统由前悬置、后悬置、左悬置和右悬置组成,发动机机舱大支架与电驱系统连接,左悬置和右悬置分别安装在发动机机舱大支架的左右两侧,前悬置和后悬置安装在电驱系统的壳体上,四个悬置支撑起整个电驱系统。当取消前悬置以后,四点悬置系统变为三点悬置系统,通过有限元分析在左横梁与纵梁的焊缝处应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整个发动机机舱大支架的强度不能满足要求,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将可能导致车辆异响或者车辆动力异常,直接影响行驶安全,所以必须对发动机机舱大支架的结构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发动机机舱大支架加强结构,能够提高发动机机舱大支架的抗弯性能,提高发动机机舱大支架的整体强度,使发动机悬置系统在取消前悬置后,发动机机舱大支架的强度仍然能够满足强度要求,防止形成过程中发生车辆异响或者车辆动力异常的情况,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从而能够对悬置系统进行优化,实现降低成本和减轻整车重量的目的。
本发明的发动机机舱大支架加强结构,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后横梁、前横梁和加强件,所述左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横梁的左端和所述后横梁的左端连接,所述右纵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横梁的中部和所述后横梁的中部连接,所述加强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纵梁的中部和所述右纵梁的中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加强件包括左搭接部、中部凸台和右搭接部,所述左搭接部和所述右搭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部凸台的左右两端,所述中部凸台向上凸起。
进一步,所述中部凸台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加强沉台,所述加强沉台向下凹陷。
进一步,所述加强沉台包括抗弯过渡板和沉台底板,所述沉台底板平行于所述中部凸台且位于所述中部凸台的下方,所述抗弯过渡板位于所述沉台底板和所述中部凸台之间。
进一步,位于中部凸台的下侧的加强沉台上设置有支耳,所述支耳垂直于所述沉台底板并且位于所述沉台底板的下方,所述支耳上设置有用于通过线束的线束过孔。
进一步,所述加强件为一体冲压成型,所述中部凸台、所述加强沉台以及所述左搭接部的交汇处设置有第一拐角板,所述第一拐角板为三角形板,所述第一拐角板的三个边分别与所述中部凸台、所述加强沉台以及所述左搭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倒角;所述中部凸台、所述加强沉台以及所述右搭接部的交汇处设置有第二拐角板,所述第二拐角板为三角形板,所述第一拐角板的三个边分别与所述中部凸台、所述加强沉台以及所述右搭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倒角。
进一步,所述中部凸台与所述左搭接部之间设置有第三过渡倒角,所述中部凸台与所述右搭接部之间设置有第四过渡倒角。
进一步,所述中部凸台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
进一步,所述左搭接部上设置有两个用于避让左悬置安装螺栓的让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58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