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工形梁及其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5955.9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3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贾穗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04C3/292 | 分类号: | E04C3/292;B23K31/02;B27M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刘梦晴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工形梁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组合工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工形梁为带翼钢筋架-交错叠层小短木-竹胶板组合工形梁,包括:
长木单元,所述长木单元包括左长木单元和右长木单元,所述左长木单元和所述右长木单元均呈槽形且分别由多个小短木交错叠层拼接固定而成;
第一竹胶板,所述第一竹胶板位于所述左长木单元和所述右长木单元之间,且所述第一竹胶板的左侧面和所述左长木单元的右侧面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竹胶板的右侧面和所述右长木单元的左侧面之间采用第一胶粘结固定,从而形成工形的组合体;
多个第一销钉,多个所述第一销钉的外周面上涂刷第二胶后均沿左右方向贯穿嵌入所述组合体的所述左长木单元、所述第一竹胶板以及所述右长木单元中;
带翼钢筋架,所述带翼钢筋架的轮廓呈工形且包括上钢筋架、下钢筋架、前端钢筋架和后端钢筋架,其中,所述上钢筋架嵌设在所述组合体的所述左长木单元、所述第一竹胶板以及所述右长木单元的上表面内,且所述上钢筋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向下弯折以对应地嵌在所述组合体的所述左长木单元以及所述右长木单元的前端面内和后端面内,所述下钢筋架嵌设在所述组合体的所述左长木单元、所述第一竹胶板以及所述右长木单元的下表面内,且所述下钢筋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向上弯折以对应地嵌设在所述组合体的所述左长木单元以及所述右长木单元的前端面内和后端面内,所述前端钢筋架嵌设在所述组合体的所述左长木单元、所述第一竹胶板以及所述右长木单元的前端面内并与所述上钢筋架的前端和所述下钢筋架的前端焊接固定,所述后端钢筋架嵌设在所述组合体的所述左长木单元、所述第一竹胶板以及所述右长木单元的后端面内并与所述上钢筋架的后端和所述下钢筋架的后端焊接固定,所述带翼钢筋架与所述长木单元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竹胶板之间的连接界面采用第三胶粘结固定,从而形成工形梁基件;
第二竹胶板和第三竹胶板,所述第二竹胶板和所述第三竹胶板分别对应地固定所述工形梁基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从而形成工形梁结构;
多个套箍,多个所述套箍呈工形,多个所述套箍适配地套设在所述工形梁结构的外周面上;
所述上钢筋架包括两个上纵向钢筋和至少一个上U形钢筋,两个所述上纵向钢筋在左右方向上相对间隔开且沿前后方向延伸,两个所述上纵向钢筋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向下弯折形成上弯折段,所述上U形钢筋呈开口朝下设置,所述上U形钢筋的上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上纵向钢筋焊接固定;
所述下钢筋架包括两个下纵向钢筋和至少一个下U形钢筋,两个所述下纵向钢筋在左右方向上相对间隔开且沿前后方向延伸,两个所述下纵向钢筋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向上弯折形成下弯折段,所述下U形钢筋呈开口朝上设置,所述下U形钢筋的下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下纵向钢筋焊接固定;
所述前端钢筋架包括两个前端竖向钢筋和多个前端U形钢筋,两个所述前端竖向钢筋在左右方向相对间隔开,两个所述前端竖向钢筋的上端均向后弯折并与最前一个所述上U形钢筋的上端焊接固定,两个所述前端竖向钢筋的下端均向后弯折并与最前一个所述下U形钢筋的下端焊接固定,多个所述前端U形钢筋呈开口朝后设置,多个所述前端U形钢筋的前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前端竖向钢筋焊接固定,多个所述前端U形钢筋中的最上一个所述前端U形钢筋还与两个所述上纵向钢筋的前端焊接固定,多个所述前端U形钢筋中的最下一个所述前端U形钢筋还与两个所述下纵向钢筋的前端焊接固定;
所述后端钢筋架包括两个后端竖向钢筋和多个后端U形钢筋,两个所述后端竖向钢筋在左右方向相对间隔开,两个所述后端竖向钢筋的上端均向前弯折并与最后一个所述上U形钢筋的上端焊接固定,两个所述后端竖向钢筋的下端均向前弯折并与最后一个所述下U形钢筋的下端焊接固定,多个所述后端U形钢筋呈开口朝前设置,多个所述后端U形钢筋的后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后端竖向钢筋焊接固定,多个所述后端U形钢筋中的最上一个所述后端U形钢筋还与两个所述上纵向钢筋的后端焊接固定,多个所述后端U形钢筋中的最下一个所述后端U形钢筋还与两个所述下纵向钢筋的后端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工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钉为长圆柱竹销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工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长木单元内的两两相邻的所述小短木之间以及所述右长木单元内的两两相邻的所述小短木之间均采用第二销钉或燕尾槽连接件连接固定,且所述左长木单元内的两两相邻的所述小短木之间的连接界面以及所述右长木单元内的两两相邻的所述小短木之间的连接界面之间均第四胶粘结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59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