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卷曲涤纶FDY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涤纶FDY纤维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49387.X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0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黄志宏;王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化学纤维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1D5/22 | 分类号: | D01D5/22;D01D5/253;D01F8/1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朱培祺;资凯亮 |
地址: | 510245 广东省广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曲 涤纶 fdy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卷曲涤纶FDY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低收缩聚酯切片经结晶、干燥和挤出后,通过“8”字型喷丝板纺丝得到低收缩聚酯纺丝;B、将高收缩聚酯切片和聚酯切片C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C、将混合料通过增粘设备增粘,形成复合切片;D、将复合切片经干燥和挤出后,通过“8”字型喷丝板纺丝得到复合纺丝;E、将低收缩聚酯纺丝和复合纺丝组合后,经卷绕得到涤纶FDY纤维。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自卷曲涤纶FDY纤维的制备方法,能有效增加织物的垂爽性;同时有利于达到良好的吸湿排汗和透气的功效。进而提出的一种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涤纶FDY纤维,其具备良好的吸湿排汗和透气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纺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卷曲涤纶FDY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涤纶FDY纤维。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出现的仿麻织物所使用的纤维,多是由单组份纺丝、牵伸制得,其仿麻的效果主要是通过给纤维加强捻的外部物理作用而形成的,而不是通过纤维内在的自卷曲捻度作用机理实现的,不能形成仿麻所需的非常明显的凹凸节点和良好的垂爽性,因此其织物仿麻效果差,且仿麻效果不能持久。现有仿麻织物的截面,多采用圆形截面,因此吸湿排汗和透气性能也较差。
例如,申请号为200710191330.3的中国专利中涉及了一种普通化纤棉型短纤纱线的仿麻加工技术,它是采用将普通的棉型短纤按一般的加工方法纺成纯纺或混纺类纱线后对该纱线进行强捻加工的技术方案。该方法采用物理加强捻的方式,和天然的麻相比,具有较好的染色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凹凸感节点和悬垂性,但达不到仿麻的效果,也实现不了永久仿麻。另外,采用的是普通涤纶短纤,截面形状为圆形,吸放湿功能和透气性能较差。
申请号为200510030314.7的中国专利中涉及一种纺织工业生产中的纺纱工程,特别是仿麻混纺纱线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运用异形粗旦聚酯纤维截面具有亚麻特征与其他纤维优化组合纺制混纺纱线。该方法制得的仿麻织物,具有一定的吸湿排汗和透气的功能,同时具有较好的染色性能;但仿麻凹凸的节点不明显,且悬爽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卷曲涤纶FDY纤维的制备方法,令纤维内部产生多而密的永久自卷曲捻度,从而形成仿麻所需的明显的凹凸节点,能有效增加织物的垂爽性;同时采用“8”字型纺丝组件进行纺丝,有利于达到良好的吸湿排汗和透气的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涤纶FDY纤维,其具备良好的吸湿排汗和透气的功效,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卷曲涤纶FDY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低收缩聚酯切片经结晶、干燥和挤出后,通过“8”字型喷丝板纺丝得到低收缩聚酯纺丝;其中,低收缩聚酯切片为收缩率20%的聚酯切片;
B、将高收缩聚酯切片和聚酯切片C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其中,高收缩聚酯切片为收缩率≥20%的聚酯切片,聚酯切片C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切片;
C、将混合料通过增粘设备增粘,形成复合切片;其中,所述复合切片的粘度大于所述低收缩聚酯切片的粘度;
D、将复合切片经干燥和挤出后,通过“8”字型喷丝板纺丝得到复合纺丝;
E、将步骤A得到的低收缩聚酯纺丝和步骤D得到的复合纺丝组合后,经缓冷、侧吹风、上油、预网络、牵伸、定型、网络和卷绕得到涤纶FDY纤维。
优选的,步骤B中,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混合料由10~15%的高收缩聚酯切片和85~90%的聚酯切片C组成。
优选的,步骤C中,所述复合切片和所述低收缩聚酯切片之间具有粘度差,且所述复合切片和所述低收缩聚酯切片的粘度差为0.5~0.6dl/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化学纤维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化学纤维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93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