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井覆膜支撑剂分段压裂产量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0215.4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2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吴顺林;赵振峰;张矿生;唐梅荣;李楷;山树民;黄蓬刚;陈强;李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7 | 分类号: | E21B43/267;E21B47/00;E21B49/00;G01N21/63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李新苗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井覆膜 支撑 分段 产量 测试 方法 | ||
1.一种水平井覆膜支撑剂分段压裂产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水平井的分段压裂段数,选择不同类型的示踪剂用于不同压裂段;
步骤2)将不同类型的示踪剂标记在聚合物中得到不同类型的量子点聚合物,再将不同类型的量子点聚合物和支撑剂形成不同类型的量子点聚合物涂层支撑剂;
步骤3)每个压裂段压裂施工时,随压裂液先加入部分支撑剂,再加入一种量子点聚合物涂层支撑剂,最后加入其余的支撑剂,每个压裂段加入的量子点聚合物涂层支撑剂浓度均相同;
步骤4)在下泵合层生产期间,计量生产时的出液量,同时对地层流体进行采样;
步骤5)对采集到的地层流体样品进行处理,油水处理后分别得到水相量子点待测样品和油相量子点待测样品,根据水相量子点待测样品中每层段的量子点示踪剂标记物(2)与总量子点示踪剂标记物的比值,得到每个压裂段的产水贡献率;
再根据油相量子点待测样品中每层段的量子点示踪剂标记物(2)与总量子点示踪剂标记物的比值,得到每个压裂段的产油贡献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井覆膜支撑剂分段压裂产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每个压裂段压裂施工时,先加入支撑剂,当加入支撑剂量达到该段总设计支撑量的80-85%时,再加入量子点聚合物涂层支撑剂,最后加入其余的支撑剂,其中,量子点聚合物涂层支撑剂占总支撑剂的体积百分比为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井覆膜支撑剂分段压裂产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聚合物包括油溶性聚合物和水溶性聚合物,将示踪剂分别标记在油溶性聚合物和水溶性聚合物中后混合均匀覆膜在支撑剂表面,其中,油溶性聚合物和水溶性聚合物的摩尔比为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井覆膜支撑剂分段压裂产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得到产水贡献率或产油贡献率方法如下:
将水相量子点待测样品和油相量子点待测样品形成直径为5微米的液体流,在液体流中量子点示踪剂标记物(2)排成一行,用激光照射,识别某一层段的油相量子点示踪剂标记物或水相量子点示踪剂标记物数量N个,已知油相量子点示踪剂标记物或水相量子点示踪剂标记物总量M个,得出油相或水相的占比N/M*100,即为产油贡献率或产水贡献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井覆膜支撑剂分段压裂产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对采集到的地层流体样品进行处理过程为:先油水分离,分离得到的水样除杂后除去色度,得到含有水相量子点待测样品;对分离得到油样中的油相量子点进行萃取,得到含有油相量子点待测样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井覆膜支撑剂分段压裂产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量子点聚合物涂层支撑剂浓度为量子点聚合物涂层支撑剂占携砂压裂液量的比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井覆膜支撑剂分段压裂产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合层生产期间,对地层流体进行采样过程为,在井口进行采样20-30个,每个样100ml。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平井覆膜支撑剂分段压裂产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采集到的地层流体样品进行处理的具体过程如下:用超声波设备在35℃下处理25分钟,油水分离后,在下层取10ml水样用离心机在3000转/分转速下离心30分钟,去除水中机杂;用过滤材料过滤水样除去水中色度,最终得到含有水相量子点待测样品;
在上层取10ml油样,萃取油相量子点至有机溶液中,将有机溶液中的油相量子点反萃取至水中,最终得到含有油相量子点待测样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井覆膜支撑剂分段压裂产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量子点示踪剂标记物(2)为示踪剂通过量子点技术形成的纳米晶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井覆膜支撑剂分段压裂产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压裂液的施工排量为10-12 m3/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02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拍照测距离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调度操作票指令实时防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