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沉管隧道中腔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52096.6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1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朱成;陈文旭;黄德贝;刘荣岗;尤亚正;林晓越;石志鹏;卢轼杰;韦浪;岳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曹华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模板 体系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沉管隧道中腔模板体系包括分别连接在左侧排架和右侧排架上的左模板和右模板,左右模板分别布置在中廊道两侧,两者通过连接在左右侧排架上的可伸缩式支撑横梁拼装形成具有一定间隙的完整中腔模板,支撑横梁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左模板和右模板之间间距的横向伸缩系统,该体系还包括主桁架,主桁架两端设有带升降机构的支腿和滑移系统,通过控制伸缩系统和升降机构完成模板的安装和拆模,并通过滑移系统实现转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反复安装、反复拆卸导致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大幅减少了施工人员在中廊道内的工作量,高效而方便地完成了中腔模板体系的安装、拆卸和转移,节省了大量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沉管隧道中腔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沉管隧道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在船台上制作或干坞中预先制作完成沉管,然后对水底基础进行处理,最后将沉管安装在处理好的基础上,从而建成水底隧道实现通行。如图1所示,现有的沉管结构中,有采用单箱三室型结构,这种沉管结构包括底板1、顶板2、两侧侧墙3和中间的两面中墙4,所述中墙4与两侧侧墙3之间分别形成用于车辆通行的行车道廊道5,两面中墙4之间形成中腔,中腔作为中廊道6用于布置沉管附属设施。
在预制沉管隧道过程中,分为多个管节单独预制,然后进行浮运并安装在预先布置的水底隧道基础上,多个管节之间进行拼接形成完整的沉管隧道结构。预制沉管节段时,需要在行车道廊道、中廊道及沉管节段外侧分别布置模板,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每个节段单独拼装、单独拆卸的方式,每个节段浇筑前需要重新搭设模板,满足拆模条件后再拆除模板,下一个节段浇筑前再重新单独搭设,如此循环,这种施工时间长,资源消耗大。特别是中廊道具有空间狭窄的特点,在搭设和拆除中腔模板过程中,存在操作难度较大、施工效率特别低下的问题。
此外,在管节管段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中腔模板底部存在严重的返浆问题,从而导致中廊道底部预制混凝土成型质量差,因此,如何解决在浇筑过程中出现的中廊道底部返浆问题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中廊道空间狭窄,在采用现场拼装中腔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全部拆除转移至下一个浇筑区,并重新拼装模板系统进行浇筑的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施工时间长、施工效率低下,并且操作难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沉管隧道中腔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该模板体系采用整体式拼装的方式,并设置有伸缩系统和滑移系统,在浇筑前拼装好模板体系,并通过滑移系统和伸缩系统控制模板就位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成后通过伸缩系统控制脱模,并依靠滑移系统整体移动到下一个浇筑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反复安装、反复拆卸导致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大幅减少了施工人员在中廊道内的工作量,高效、方便、快捷地完成中腔模板体系在每个浇筑区的转移就位。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沉管隧道中腔模板体系,包括连接在左侧排架上的左模板和连接在右侧排架上的右模板,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分别布置在中廊道两侧,两者通过连接在左侧排架和右侧排架上的可伸缩式支撑横梁拼装形成具有一定间隙的完整中腔模板,所述支撑横梁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左模板和右模板之间间距的横向伸缩系统,该中腔模板体系还包括用于填补所述间隙的活动模板和位于左侧排架与右侧排架之间的主桁架,该主桁架用于放置所述支撑横梁,所述主桁架上还设置用于使所述支撑横梁沿该主桁架长度方向移动的滑移系统,在所述主桁架两端设有带升降机构的支腿,该支腿布置在中廊道两端端部外侧。
本方案的中腔模板体系采用将左、右模板固定在排架上的方式,左侧排架和右侧排架均连接在支撑横梁上,依靠横向收缩系统,使得可伸缩式的支撑横梁既可以缩短又可以伸长,缩短时带动左模板和右模板向中间靠拢对应浇筑完成后的脱模过程,伸长时带动左模板和右模板向两侧移动对应浇筑前的模板就位过程,实现中腔模板在水平方向上两侧的定位,左模板和右模板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保证左、右模板在脱模时避免发生干涉,同时依靠活动模板填补该间隙,保证浇筑混凝土浇筑前中腔模板的完整,避免从间隙处漏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20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焊接质量高的焊接机械人
- 下一篇:土木工程用筛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