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圆极化双功能的反射式超表面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2565.4 | 申请日: | 202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4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灵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0 | 分类号: | H01Q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极化 功能 反射 表面 单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圆极化双功能的反射式超表面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表层金属结构层、中间介质层和底层金属地;表层金属结构层包括第一金属折线,第二金属折线、第三金属折线和第四金属折线,每条金属折线的两侧折线段与中间折线段平行,相邻的金属折线正交放置。通过改变四条金属折线的尺寸参数,单元能在不同的频段分别实现反射波的相位调制和幅度调控。该超表面单元在左旋极化电磁波的入射下,在13.5GHz频点处能够实现不同相位的左旋极化反射波;而在16.5GHz处,单元可以反射出旋向相反的右旋极化电磁波,且能对反射波的幅度调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人工电磁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微波段具有圆极化双功能的反射式超表面单元。
背景技术
超材料是由三维复合结构以一定的方式重复排列而成,通过对复合结构的形状、尺寸以及排列方式等进行人工地设计,可赋予超材料特异的电磁特性。超表面是超材料的二维形式,其厚度远小于波长,故体积更小,损耗更低,更利于加工和集成。并且超表面同样具有奇异的电磁特性,对电磁波相位、幅值、极化方式可进行有效地调控。
圆极化波是一个等幅度的瞬时旋转场,按电磁波瞬时电场矢量的传播方向分为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圆极化波抗干扰性好、在雨雪中传播衰减小,因此能实现通信信号的稳定传输和接收。
目前,多数的超表面单元通过设计不同的材料结构可实现相位的调制,但无法同时进行调控幅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圆极化双功能的反射式超表面单元。在左旋极化电磁波入射下,通过控制四条金属折线的尺寸参数,在不同频段中,单元分别实现了对左旋圆极化出射的反射相位调制和右旋圆极化出射的反射幅度调控的双重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圆极化双功能的反射式超表面单元,其特征在于:基本单元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表层金属结构层、中间介质层和底层金属地;表层金属结构层包括依附于中间介质层上表面的第一金属折线,第二金属折线、第三金属折线和第四金属折线,每条金属折线的两侧折线段与中间折线段平行,相邻的金属折线正交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基本单元的周期边长p为9-11mm,所述第一金属折线两侧折线段的长度a均为2.7-2.9mm;第二金属折线两侧折线段的长度b均为2.45-2.65mm;第三金属折线两侧折线段的长度c均为1.5-1.7 mm;第四金属折线两侧折线段的长度d均为1.4-1.6 mm;第一金属折线,第二金属折线、第三金属折线和第四金属折线中间折线段的长度e均为2.9-3.1mm,两侧折线段与中间折线段相连的折线段的长度f变化范围均为0-2.5mm;第一金属折线,第二金属折线、第三金属折线和第四金属折线的每段折线段的宽度w均为0.2-0.4mm,两侧折线段与单元边框的间距g均为0.3-0.5mm;中间介质层的厚度h为2.9-3.1mm,介电常数为2.05-2.45,损耗角正切为损耗角正切为-0.002-0.004。
优选的,所述基本单元的周期边长p为10mm,所述第一金属折线两侧折线段的长度a均为2.8mm;第二金属折线两侧折线段的长度b均为2.55mm;第三金属折线两侧折线段的长度c均为1.6mm;第四金属折线两侧折线段的长度d均为1.5mm;第一金属折线,第二金属折线、第三金属折线和第四金属折线中间折线段的长度e均为3.0mm,两侧折线段与中间折线段相连的折线段的长度f变化范围均为0-2.4mm;第一金属折线,第二金属折线、第三金属折线和第四金属折线的每段折线段的宽度w均为0.3mm,两侧折线段与单元边框的间距g均为0.4mm;中间介质层的厚度h为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灵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灵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25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