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膜液及其制备方法、对BPA具有选择性分离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4498.X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2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园园;高成涛;秦青青;秦舒浩;崔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71/82 | 分类号: | B01D71/82;B01D69/06;B01D67/00;B01J20/26;B01J20/30;C02F1/28;C02F1/44;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膜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bpa 具有 选择性 分离 应用 | ||
1.一种铸膜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氨基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BPA、正硅酸乙酯、第一溶剂以及催化剂混合反应后提取所得固体物质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
将分子印迹聚合物、树脂、制孔剂以及第二溶剂于70~110℃下混合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膜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所述BPA、所述正硅酸乙酯的用量比为2~4g:1~2g:5-10mL;
优选地,所述第一溶剂为无水乙醇;更优选地,所述BPA与所述无水乙醇的用量比为1~2g:50-100mL;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酸,更优选地,所述酸为醋酸;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醋酸与所述BPA的用量之比为0.9~1.1g:0.001mol;进一步优选地,所使用的醋酸的浓度为0.09~0.11mol/L;
优选地,所述氨基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所述BPA、所述正硅酸乙酯、所述第一溶剂以及所述催化剂进行反应时的反应温度为7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膜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所述BPA、所述正硅酸乙酯、所述第一溶剂以及所述酸在70~90℃下机械搅拌混流6~8h;
优选地,提取所述固体物质的方式为抽滤;
优选地,提取所述固体物质之后还包括,将所述固体物质用酸液洗脱,洗脱后采用蒸馏水进行首次洗涤;
将首次洗涤后的固体物质采用碱溶液中和至中性,然后采用蒸馏水进行二次洗涤;
二次洗涤后进行真空干燥;
优选地,洗脱次数为1~2次;
优选地,洗脱方式为回流洗脱,每次洗脱时间为10~14h;
优选地,首次洗涤或二次洗涤的洗涤次数为2~3次;
优选地,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碳酸钠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酸液为盐酸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所述混合液中,氯化氢的浓度为0.4~0.6mol/L;
优选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90~110℃,时间为10~24h。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铸膜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参与反应的所述分子印迹聚合物占反应体系总质量之比为0.05~6%;
优选地,制备所述铸膜液过程中所述分子印迹聚合物、所述树脂以及所述制孔剂的质量比为0.1~6:15~22:2~10;
优选地,参与反应的所述第二溶剂占反应体系总质量之比为70~82%;
优选地,所述第二溶剂包括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亚砜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树脂是以粉末的形式参与反应;
优选地;所述树脂包括CPVC、PVDF和PES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将分子印迹聚合物、所述树脂、所述制孔剂以及所述第二溶剂于70~110℃下以搅拌的方式混合反应6~8h;
优选地,反应结束后进行脱泡得到所述铸膜液;更优选地,脱泡时间为5~15h;
优选地,所述制孔剂为PEG200、PEG400、PEG600、PEG1000、PEG2000、PVPK15、PVPK30、PVPK60和PVPK90中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铸膜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分子印迹聚合物之前还包括对介孔二氧化硅进行氨基化改性:
将介孔二氧化硅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于第三溶剂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70~110℃搅拌回流10~24h;
优选地,介孔二氧化硅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用量比为0.5~2g:2~10mL;
优选地,第三溶剂包括己烷、无水乙醇和甲苯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三溶剂与所述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用量比为50mL:2~10mL;
优选地,所述惰性气体包括零族元素和氮气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采用离心分离的方式提取反应后得到的氨基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更优选地,离心分离后对氨基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进行洗涤、干燥;进一步优选地,采用无水乙醇和二氯硅烷中的至少一种进行洗涤;
优选地,所述介孔二氧化硅是以三嵌段聚合物为模板、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合成的具有六立方形的介孔二氧化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44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