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膜液及其制备方法、对BPA具有选择性分离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4498.X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2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园园;高成涛;秦青青;秦舒浩;崔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71/82 | 分类号: | B01D71/82;B01D69/06;B01D67/00;B01J20/26;B01J20/30;C02F1/28;C02F1/44;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膜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bpa 具有 选择性 分离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铸膜液及其制备方法、对BPA具有选择性分离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膜制备技术领域。铸膜液的制备方法:将氨基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BPA、正硅酸乙酯、第一溶剂以及催化剂混合反应后提取所得固体物质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将分子印迹聚合物、树脂、制孔剂以及第二溶剂混合反应。铸膜液,采用上述方法制得。对BPA具有选择性分离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铸膜液涂覆于基膜表面,凝固后去除所述制孔剂。对BPA具有选择性分离的膜,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该膜对BPA的去除率高,且该膜使用后,通过酸洗或碱洗,可实现BPA在分子印迹中的解吸附,从而使得该分离膜具有可重复利用性,非常适合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铸膜液及其制备方法、对BPA具有选择性分离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双酚A(BPA)属于典型的环境激素,重要的化工原材料,应用于塑料制品,收银条,传真纸等产品中,可以通过废气,废渣,废水等方式对环境造成污染。BPA由于具有类雌激素的作用,干扰内分泌,对人类生殖健康造成影响。目前我国的自来水检测项目中,还没把双酚A列入常规检测指标。由于BPA难于生物降解,且对普通化学氧化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很难将其从环境中去除,市面上也很少有净水器能过滤掉BPA。因此寻找一种新的快速分离去除方法是迫切需要的。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对BPA具有选择性分离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铸膜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氨基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BPA、正硅酸乙酯、第一溶剂以及催化剂混合反应后提取所得固体物质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
将分子印迹聚合物、树脂、制孔剂以及第二溶剂于70~110℃下混合反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氨基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BPA、正硅酸乙酯的用量比为2~4g:1~2g:5-10mL;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溶剂为无水乙醇;更优选地,BPA与无水乙醇的用量比为1~2g:50-100mL;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催化剂为酸,更优选地,酸为醋酸;进一步优选地,醋酸与BPA的用量之比为0.9~1.1g:0.001mol;进一步优选地,所使用的醋酸的浓度为0.09~0.11mol/L。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氨基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BPA、正硅酸乙酯、第一溶剂以及催化剂进行反应时的反应温度为70~9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氨基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BPA、正硅酸乙酯、第一溶剂以及酸在70~90℃下机械搅拌混流6~8h;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提取固体物质的方式为抽滤;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提取固体物质之后还包括,将固体物质用酸液洗脱,洗脱后采用蒸馏水进行首次洗涤;
将首次洗涤后的固体物质采用碱溶液中和至中性,然后采用蒸馏水进行二次洗涤;
二次洗涤后进行真空干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洗脱次数为1~2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洗脱方式为回流洗脱,每次洗脱时间为10~14h;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首次洗涤或二次洗涤的洗涤次数为2~3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碳酸钠中至少一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酸液为盐酸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混合液中,氯化氢的浓度为0.4~0.6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44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