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底油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56516.8 | 申请日: | 202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1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郭磊;郭涛;王欣;陈崇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柏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D9/04 | 分类号: | A23D9/04;A23D9/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底 调味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底油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主原料:精炼牛油60‑80份、棕榈油10‑15份、香辛料包7‑13份;辅料:大葱3‑7份、鲜姜2‑5份;将上述原料依次经过备料、熬制、过滤、检验、包装、定型制得成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白底油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精炼牛油、棕榈油、香辛料熬制而成,既充分发挥了牛油的鲜美口感,又呈现了香辛料的香味,整个产品呈白色,固体,口味独特,可直接用来使用,使用方便、简单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味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白底油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调味料,也称佐料,是指被用来少量加入其他食物中用来改善味道的食品成分。一些调味料在其他情况下被用来作主食或主要成分来使用。
从来源上,多数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少数为动物成分(例如日本料理中味噌汤所用的干柴鱼)或者合成成分(例如味精)。从调味料所添加的味道上分有酸、甜、苦、辣、咸、鲜,麻。添加的香气上有甜香、辛香、薄荷香、果香等。从技术手段来分,古代多为天然调味料(例如盐、豆油、糖、八角),而今国人多用复合调味品料(味精、鸡精、鸡粉),国外多为通过高科技提取的纯天然调味料。
目前市面上的调味料大都为液体调味料,少部分呈现的是固体调味料,但该固体调味料大都需要经高温溶解才能使用,口感较差,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底油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精炼牛油、棕榈油、香辛料熬制而成,既充分发挥了牛油的鲜美口感,又呈现了香辛料的香味,整个产品呈白色,固体,口味独特,可直接用来使用,使用方便、简单快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白底油调味料,包括主原料和辅料:
主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物料组成:精炼牛油60-80份、棕榈油10-15份、香辛料包7-13份;
辅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物料组成:大葱3-7份、鲜姜2-5份。
更进一步地,辅料中的大葱、鲜姜采用苏打水浸泡。
更进一步地,苏打水由小苏打与水按10g:20kg的比例配比制成。
更进一步地,包括主原料:精炼牛油60份、棕榈油10份、香辛料包7份;辅料大葱3份、鲜姜2份。
更进一步地,包括主原料:精炼牛油80份、棕榈油15份、香辛料包13份;辅料大葱7份、鲜姜5份。
更进一步地,包括主原料:精炼牛油70份、棕榈油12份、香辛料包10份;辅料大葱5份、鲜姜3份。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白底油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备料:按每份为1g的重量单位依次称取精炼牛油、棕榈油、香辛料包、大葱、鲜姜备用;
S2:熬制:开启电源、开启电加热,投入精炼牛油、棕榈油进行熬制,锅内物料加热到65-70℃时,投入香辛料包、大葱、鲜姜,混合均匀,继续升温熬制,锅内物料温度为131-133℃时,关闭电源,停止加热,物料温度137-138℃时开始捞渣;
S3:过滤:捞尽残渣,将锅内物料过离心机;
S4:检验:取样分析,指标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S5:包装:根据要求,投入包装机进行机械灌装,每碗45g,包装过程中保持油料温度在50-60度之间,不凝固状态下进行操作;
S6:定型:将灌装好的产品摆平整,进冷库冷冻定型。
更进一步地,S1中备料过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柏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柏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65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高效复方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鱼类标本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