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检测鱼粉中沙门氏菌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2181.0 | 申请日: | 202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7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进;黄春英;陆学文;邓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正大康地饲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C12Q1/10;C12R1/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博士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63 | 代理人: | 梁志标 |
地址: | 52314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检测 鱼粉 沙门氏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鱼粉中沙门氏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前增菌培养;S2,采用拜发沙门氏菌ELISA试剂盒法对步骤S1培养后的样品进行检测;S3,选择性增菌培养;S4,分离培养;S5,生化鉴定试验,对于采用步骤S2中ELISA试剂盒(Salmonella)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采用国标法继续往下进行检测,综合S5的生化鉴定试验的结果来判断剩下这部分样品中是否检出沙门氏菌。本发明利用ELISA技术与传统方法相结合,通过优化德国拜发ELISA方法OD值的判定线,使得大部分鱼粉的沙门氏菌检测由原来的4‑5个工作日缩短至2个工作日;使得鱼粉的沙门氏菌检测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原料仓库的库存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检测鱼粉中沙门氏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沙门氏菌是一种可致病的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能引起多种动物疾病,影响动物的生长,严重时会造成畜禽大批死亡,给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其中,在国标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中要求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中不得检出有沙门氏菌。
饲料中的沙门氏菌往往多来源于鱼粉、肉骨粉等动物性蛋白原料,由于这些原料的含菌成分一般比较复杂,导致采用ELISA法对鱼粉中的沙门氏菌进行检测会出现沙门氏菌出现假阳性的概率较大的现象;采用国标法规定的传统分离鉴定法来检测鱼粉中的检测沙门氏菌流程需要耗时4~5个工作日,检测过程繁琐,检测效率较低,且工作量比较大,如果完全依赖国标法的检测方式会影响到原料在生产上的使用,同时给仓库库存造成很大压力,不适合企业对鱼粉进行验收,会面临周转效率低的问题;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还有PCR法,然而,这种检测方法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操作相对复杂,检测总成本较高。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检测鱼粉中沙门氏菌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鱼粉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效率,同时能够提高检测鱼粉中沙门氏菌的检测准确度,检测结果有保证。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为了提高鱼粉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虽然,国标GB/T 13091-2018《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测定》检测沙门氏菌的结果具有权威性,但是,这种传统的检测方法检测耗时较长,要4-5个工作日,检测效率较低,且工作量比较大,影响企业对鱼粉验收和周转;而ELISA方法是检测沙门氏菌方法中成本较低,效率较快的方法,但是,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由于鱼粉的含菌成分比较复杂,导致ELISA法检测出沙门氏菌出现假阳性的概率较大,如采用德国拜发ELISA原方法在检测鱼粉中沙门氏菌时,以OD值小于0.200时判断为阴性,OD值大于0.200时判断为阳性,由于鱼粉菌落成分复杂,大部分采用传统的国标法GB/T13091-2018《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测定》检测出阴性结果的鱼粉样品采用ELISA原方法检测时OD值显示大于0.200,所以多数样品被误判为阳性,采用GB/T 13091-2018法和ELISA法检测鱼粉中沙门氏菌的缺点如表1所示。
表1两种方法检测鱼粉中沙门氏菌的缺点
为了提高对鱼粉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性,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创新性设计,将现行国标法和德国拜发ELISA方法进行结合,提供一种新的检测鱼粉中沙门氏菌的方法。
由于鱼粉中细菌总数较多,菌落复杂,所以大部分的样品采用ELISA法检测时遇到的干扰大,多数样品经过ELISA法检测后的OD值大于ELISA方法给出的临界值0.200,被判断为疑似阳性需要重新用国标方法继续验证,这不利于提高检测效率,因此,本发明人经过大胆创新,对德国拜访ELISA方法中判定阴阳性的临界OD值进行优化,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正大康地饲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正大康地饲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21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