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安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2348.3 | 申请日: | 202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7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徐保安;张兼;程向伟;司马潇;李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蚂里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08 | 分类号: | G01S17/08;G06K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汉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78 | 代理人: | 田志立 |
地址: | 518004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安全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安全控制装置,包括深度相机、距离传感器以及处理器;其中,深度相机包括激光光源及彩色相机模组,彩色相机模组用于采集目标的彩色图像;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目标的一系列距离值;处理器分别与深度相机以及距离传感器连接以对深度相机和距离传感器进行控制,并根据一系列距离值的变化趋势,以及彩色图像中人脸的检测结果对激光光源进行控制。本发明利用彩色相机模组来采集目标的彩色图像,利用距离传感器检测目标的一系列距离值,通过彩色图像与距离传感器的结合来判断目标的远近,避免距离传感器因受到强反光物质的干扰导致对目标远近状态误判的情形,提升了对目标远近判断的准确性,保证了激光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光安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3D结构光与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3D结构光摄像头应用于刷脸支付设备中,3D结构光人脸识别不仅精确度高,并且适用场景范围广,其可实现肤色检测、立体检测,具有高度的人脸识别安全性。
3D结构光方案一般包括有红外激光发射器以及接收器,红外激光发射器发射出近红外光特定图案(如激光散斑)打到物体上,经过物体的反射,形变之后的图案化光束被接收器(如红外图像传感器)所接收,通过计算处理后获得物体的深度信息。为了防止激光对人体的危害,需要对发射器进行特别设计以确保激光安全。特别是在人脸识别的设备中,人体需要靠近设备,所以激光安全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结构光摄像头的激光安全,普遍增加距离传感器(P-Sensor)来感知物体靠近或远离,当感应到物体靠近时关闭激光灯,而感应到物体远离时启动打开激光灯。距离传感器通过发送特定光源,并接受物体反射回来的光信号,根据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强度判断物体的距离;然而,对于不同材质的物体,反光强度不同,对于强反光材料的物体,反射回来的光信号较强,如此容易导致距离传感器精度受到影响,发生距离误判现象严重。以人脸识别应用场景为例,在实际场景中,当人体身着荧光色材质衣物时,即使人体站在远离激光最大伤害距离处,由于荧光色材质衣物的强反光强度,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值也会小于激光最大伤害距离值,因此即使人体处在安全距离范围内时,依然会触发激光保护。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安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激光安全控制装置,包括深度相机、距离传感器以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深度相机包括激光光源及彩色相机模组,所述激光光源用于发射光束,所述彩色相机模组用于采集目标的彩色图像;
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的一系列距离值;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深度相机以及所述距离传感器连接以对所述深度相机和所述距离传感器进行控制,并根据所述一系列距离值的变化趋势,以及彩色图像中人脸的检测结果对所述激光光源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距离值逐渐变小,且检测所述彩色图像中无人脸,则所述处理器将对所述激光光源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距离值逐渐变小,且检测所述彩色图像中有人脸,则所述处理将判断所述彩色图像中人脸的远近,并根据所述彩色图像中人脸的远近对所述激光光源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计算人脸大小在彩色图像中的占比值来判断人脸的远近,其中,所述人脸大小在所述彩色图像中的占比值和人脸与所述深度相机的距离值呈负相关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蚂里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蚂里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23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