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脱模生产线以及脱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3673.1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9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郑友林;冯志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海科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52 | 分类号: | B65G47/252;B65G47/88;A23L27/00;A23L2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脱模 生产线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脱模生产线以及脱模方法,所述生产线用于冷冻后盒装物料的料盒与料盒内凝固物料的自动分离,包括输送机构、翻转机构、加热机构以及分离机构。本发明主要用于对如块状火锅底料类凝固产品的自动化生产线式的生产工艺要求,通过对盒装物料进行自动翻转、加热以及料、盒的自动分离,从而实现了盒装物料从冷冻出料后的自动脱模,而且能够有效保证分离的块状物料的完整性,同时还避免了人工干预,满足了产品连续式生产的工艺要求,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如火锅底料生产的自动脱模生产线以及脱模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食品加工生产中,如火锅行业的块状底料生产过程中,块状火锅底料从冷冻室出来后,一般经人工手动将料盒与火锅底料进行分离,然后再进行人工包装或机械包装。由于人工的参与,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较低,而且容易造成产品的污染。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目前有采用自动化机械式的方式,对冷冻室出来的盒装火锅底料直接进行料盒与火锅底料的分离,由于冷冻后的盒装底料刚出来时,料盒与火锅底料之间的粘结力较大,若直接强行对两者进行分离,即使最终完成了分离,也容易出现火锅底料部分依然附着在料盒内壁面,从而使分离出的块状底料不完整,并影响底料最终的实际重量,造成最终产品质量、外观等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人工干预,并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的自动脱模生产线以及脱模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脱模生产线,所述生产线用于冷冻后盒装物料的料盒与料盒内凝固物料的自动分离,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翻转机构、加热机构以及分离机构;
所述输送机构用于输送若干经冷冻后的盒装物料,并将盒装物料送入至翻转机构内,此时,所述盒装物料的料盒与料盒内凝固物料成一整体结构且料盒开口向上;
所述翻转机构用于将开口向上的盒装物料翻转至开口向下状态,所述翻转机构的出料口与分离机构的输送段对应连接,经翻转后的盒装物料在分离机构的输送段继续输送,此时,所述盒装物料的料盒与料盒内凝固物料成一整体结构且料盒开口向下;
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分离机构的输送段,用于对盒装物料进行加热,所述盒装物料在分离机构的输送段输送过程中,经加热机构加热后,所述盒装物料的料盒与料盒内凝固物料脱离开;
所述分离机构的分离段用于将盒装物料的料盒与料盒内凝固物料进行完全分离,分离后的料盒及凝固物料分别由对应的输送路线输出。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脱模生产线,其在所述输送机构与翻转机构之间设置有缓存输送机,所述缓存输送机用于缓存盒装物料,所述缓存输送机的出料端与翻转机构的进料口对应连接;在所述分离机构的输送段与分离段之间设置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用于对加热后的盒装物料进行强制性地机械式脱模。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脱模生产线,其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轨道以及阻挡机构,所述翻转轨道呈弧形的通道式结构,开口向上的盒装物料由翻转机构的进料口进入并经翻转轨道由翻转机构的出料口滑出后,所述盒装物料翻转至开口向下状态,所述阻挡机构设置在翻转轨道上,并用于控制多个盒装物料沿翻转轨道逐个滑下,并落入到分离机构的输送段上。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脱模生产线,其所述阻挡机构包括前阻挡气缸和后阻挡气缸,所述前阻挡气缸设置在翻转轨道内最前端的盒装物料处,并用于对最前端的盒装物料进行阻挡,即通过前阻挡气缸阻挡翻转轨道内所有盒装物料的下滑;所述后阻挡气缸设置在与最前端盒装物料相邻的后一盒装物料处,并用于在前阻挡气缸取消对最前端盒装物料阻挡而允许其沿翻转轨道滑下时,所述后阻挡气缸对所述后一盒装物料进行阻挡,即通过后阻挡气缸阻挡翻转轨道内所述后一盒装物料及其后的所有盒装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海科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海科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36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