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火麻籽中制备大麻酰胺A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65339.X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兵;袁晓凡;柳旭;李慧龙;赵庆生;王晓东;王丽卫;赵明霞;高伟博;常坦然;李如彥;李庆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汉盟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1/24 | 分类号: | C07C231/24;C07C235/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650211 云南省昆明市滇中新***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麻籽中 制备 大麻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火麻籽中制备大麻酰胺A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火麻籽或火麻籽壳进行预处理得到粗粉,并制备成大孔树脂上样液;依次使用大孔吸附树脂柱以及聚酰胺树脂柱对大麻酰胺A进行层析分离,进行纯化处理得到所述大麻酰胺A产品。所述方法设备简单、易于操作、生产快速、得率高、溶剂易回收利用、绿色环保无污染,提取得到的大麻酰胺A产品品质好且含量高,适用于大规模高效生产高质量的大麻酰胺A。本发明开发了火麻籽资源利用的新方向,增加了火麻籽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具有良好的工业化生产及市场开发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化分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从火麻籽中制备大麻酰胺A的方法。
背景技术
火麻籽(Hemp seed)是大麻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卵圆形,有光滑、薄而易碎的外壳,仁为乳白色,富油性,有清淡的气味。火麻仁药食同源,其药用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滑肠、涧燥、活血、通淋之功效。近年来,火麻仁在我国广泛用作养生食材、临床用药材等。
火麻籽含有丰富的木脂素酰胺类化合物,已报道的火麻籽木脂素酰胺类化合物包括大麻酰胺A、B、C、D、E、F、G、M、N、O、Sativamides A、B和 Grossamide等17种,(周悦芳,火麻籽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及其抗AD活性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8)。据报道,火麻籽木脂素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抗AD、保肝护肝、神经保护等活性。大麻酰胺A为火麻籽木脂素酰胺类物质的代表性化合物,其在火麻籽中的含量在 0.2%左右,其分子式:C34H30N2O8,分子量594.1929,结构式如下。
目前关于火麻籽大麻酰胺A的制备方法,国内外尚无专利报道,仅有几篇基础研究文献。
周悦芳等公开了从10.7Kg原料制备21.91mg大麻酰胺A的流程(周悦芳,火麻籽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及其抗AD活性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8),具体为:原料打粉、脱脂、95%乙醇热回流提取、乙醇-石油醚萃取、大孔树脂分离,得到12个组分,其中的组分7再用聚酰胺树脂经30%、50%、70%、 90%、100%的乙醇依次洗脱,其中50%醇洗部位再用RP-MPLC柱层析分离,得到了了6个组分,其中第5个组分在甲醇溶液中析出了大麻酰胺A。此文献的目的是采用植化方法从大量原料中同时分离制备出少量的多种单体化合物,与生产中直接针对大麻酰胺A进行规模化制备是不同的。按照规模化制备单一的大麻酰胺A的思路,考虑制备成本、得率和耗时等因素,无需采用文献中的萃取、逐级洗脱等工艺步骤,纯化工艺可以进一步精简。
闫晓丽等公开了从5.0Kg原料制备35.0mg大麻酰胺A的流程为:原料打粉、脱脂、75%乙醇冷浸提取、乙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经反相ODS柱层析分离,得到5个组分,其中的组分1再用反相中压柱RP-HPLC分离,得到9个组分,其中组分8再经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洗脱液经沉淀、甲醇洗涤后得到大麻酰胺A(闫晓丽,火麻仁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6)。此文献同样是同时分离制备少量的多种单体化合物的目的,按照规模化制备单一的大麻酰胺A的思路,采用冷浸提取的提取效率较低,无需逐级萃取,萃取物也无需经过ODS、中压柱 RP-HPLC及Sephadex LH-20三个柱层析,其得率在规模化生产上是不适用的。
吴娜等人的文章中,火麻仁粉末10kg,用10倍70%的乙醇溶剂提取2次,每次1.5h,乙酸乙酯萃取后用硅胶柱层析(200~300目)以氯仿-甲醇(85:15) 洗脱分离,再用Sephadex LH20纯化,之后反复用甲醇重结晶,得白色大麻酰胺A粉末(吴娜,沈谦,蔡光明,赵艳玲,何群,王峰,巴马火麻仁木脂素酰胺类提取物的鉴定及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化学学报,67(7):700-704,2009)。此文献提取工艺中没有温度条件,提取可能不充分,后续的两种柱层析处理量都比较小,不适合规模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汉盟制药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汉盟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53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通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