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后背门外板总成焊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6039.3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0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刚;廖勇;朱光成;张锁军;林庆全;韦巧;蔡洪丰;何流;韦加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7 | 分类号: | 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韦平忠 |
地址: | 545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后背 门外板 总成 焊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身后背门外板总成焊接装置,它包括底座,焊接控制器,通过焊接电缆与焊接电源连接的总固定导电铜板,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翻转臂单元和定位夹紧单元;翻转臂单元中第一连接座固定在底座上;翻转臂一端与第一连接座铰接,另一端与翻转气缸的活塞杆铰接;第一固定导电铜板、活动电极臂单元以及固定电极单元安装在第一连接座上,活动电极臂单元下方安装有第一压紧块;定位夹紧单元包括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座与底座固定连接,压紧气缸驱动压紧臂绕第三连接板实现旋转运动,第三压紧块紧固在压紧臂上实现同步运动,两组第三优力胶安装在第三连接板上。本发明可以解决传统焊枪无法实现车身后背门外板上、下两段的搭接边焊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车身后背门外板总成焊接的焊接工具。
背景技术
在采用两段分件组成整体焊接工件时,常采用传统焊枪进行电阻焊接进行拼接,如图1 的C型焊枪焊接和图2的X型焊枪。
汽车制造白车身的焊接主要以电阻焊接为主,然而因产品整车造型及产品结构设计的需要,导致冲压工艺无法实现整体车身后背门外板的冲压,因此产品将车身后背门外板设计为上下两段,需要设计出可以实施焊接的搭接边,如图3和图4所示,即车身后背门外板由后门外板上段6-1、后门外板下段6-2拼焊组成,因产品结构的限制后备门外板上段6-1与后备门外板下段6-2拼焊(接)用以上所述图1和图2中的传统焊枪无法实现焊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身后背门外板总成焊接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的传统焊枪无法实现车身后背门外板上、下两段的搭接边焊接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车身后背门外板总成焊接装置包括底座,焊接控制器,通过焊接电缆与焊接电源连接的总固定导电铜板, 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数个翻转臂单元和定位夹紧单元;通过所述焊接控制器自动控制所述翻转臂单元和所述定位夹紧单元对焊接工件进行定位夹紧和焊接。
所述翻转臂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座,翻转臂,第一固定导电铜板,活动电极臂单元,第一压紧块,固定电极单元以及翻转气缸;第一连接座底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翻转臂一端通过旋转铰轴与所述第一连接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翻转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第一固定导电铜板、所述活动电极臂单元以及所述固定电极单元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一压紧块安装在所述活动电极臂单元下方。
所述定位夹紧单元包括第三连接板,第三优力胶,第三压紧块,压紧臂,限位块,第三铰链铰轴,压紧气缸和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压紧气缸驱动所述压紧臂通过所述第三铰链铰轴绕所述第三连接板实现旋转运动,所述第三压紧块通过螺栓紧固在所述压紧臂上实现同步运动,两组所述第三优力胶安装在所述第三连接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是:所述活动电极臂单元包括第一连接板,焊接线缆,活动电极驱动气缸,焊接压紧臂,活动电极臂,和第一铰链铰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翻转臂进行连接,与所述翻转臂实现同步打开或夹紧作业,所述活动电极臂通过螺栓与所述焊接线缆、所述焊接压紧臂进行连接,所述活动电极驱动气缸驱动所述焊接压紧臂通过所述第一铰链铰轴绕所述第一连接板实现旋转运动,从而实现所述活动电极臂对所述焊接工件完成夹紧与松开功能。
进一步:所述固定电极单元包括第二连接座,第二连接板,连接块,第二优力胶,Z向支撑块,X向支撑块,固定电极,第二固定导电铜板和电极安装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电极安装座和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座上,所述固定电极采用螺栓与所述第二固定导电铜板和所述电极安装座进行固定;所述X向支撑块、所述Z向支撑块和所述第二优力胶安装在所述连接块上,实现对所述焊接工件的定位支撑。
进一步:通过操作者按人工操作盒按钮,由焊接控制器等控制单元自动控制所述翻转臂单元和所述定位夹紧单元对焊接工件进行定位夹紧和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60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冶金原料联动破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PC预制构件生产线及其固定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