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陶瓷组件孔径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7113.3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0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晏育权;吴硕体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科特种陶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康宁宁 |
地址: | 417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陶瓷 组件 孔径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孔径检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多孔陶瓷组件孔径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待测材料:①若干块相同规格的陶瓷组件,并采用超声波清洗、烘干,②在陶瓷组件的两侧面上各贴附一个圆形中空的橡胶片,圈内露出部分即为待测区域,形成相同规格的待测样品;B、测试准备;C、调节、观察及记录;D、计算与统计:将记录的数据逐一代入计算公式中,得到若干组数值并进行汇总。本发明通过超声波清洗、烘干陶瓷组件,并采用圆形中空的橡胶片限定待测区域,排除干扰和偏差;通过改进“气泡法”的流程,确保测试准备工作稳定充分,维持升压速率确保气泡稳定生成,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多孔陶瓷组件孔径的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孔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孔陶瓷组件孔径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多孔陶瓷组件是多孔材料的一种,通过在陶瓷表面及内部密布大量孔隙,使其具有更好的透性,因而孔径的规格直接关系到该陶瓷组件的实用性能。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气泡法”对多孔陶瓷组件的孔径进行检测,但该方法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陶瓷组件的预处理不充分、缺乏有效的定位处理、升压速率不稳定等问题,均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陶瓷组件孔径的检测方法,具备全面提高检测精度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孔陶瓷组件孔径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待测材料:①若干块相同规格的陶瓷组件,并采用超声波清洗、烘干,②在陶瓷组件的两侧面上各贴附一个圆形中空的橡胶片,圈内露出部分即为待测区域,形成相同规格的待测样品;
B、测试准备:①将待测样品逐一放入测试池的中部并对边缘处进行夹紧,②注入适量的测试液,使得待测样品处于淹没状态,静置一段时间;
C、调节、观察及记录:①缓慢打开气阀,向测试池中注入氮气,使得气压匀速提高,②观察待测样品的两侧面,当一串气泡由某个或数个明显的点产生时,记下对应数据,③继续提升气压,当观察到气泡出现沸腾时,再次记下对应数据;
D、计算与统计:将记录的数据逐一代入计算公式中,得到若干组数值并进行汇总。
优选的,所述步骤A-①中清洗液为去离子水、时间10min,烘干温度为105℃、时间2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B-②中测试液采用95%无水乙醇,静置时间1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C-①中升压速率为40Pa/s。
优选的,所述步骤C-②、③中数据包含压力值、气泡升起高度以及测试液温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d为气泡试验孔径的毛细管的等效直径,测试精度达到10μm以下;γ为测试液的表面张力;Θ为测试液对待测样品的浸润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超声波清洗、烘干陶瓷组件,并采用圆形中空的橡胶片限定待测区域,排除干扰和偏差;通过改进“气泡法”的流程,确保测试准备工作稳定充分,维持升压速率确保气泡稳定生成,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多孔陶瓷组件孔径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气体流量-压力关系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科特种陶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科特种陶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71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