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巷道或隧道围岩屏蔽防护结构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68308.X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2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吕祥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巷道 隧道 围岩 屏蔽 防护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或隧道围岩屏蔽防护结构及方法。在地压作用下,巷道或隧道掘进成型后形成裸露围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组合的屏蔽防护结构和方法,通过喷射陶瓷基屏蔽材料构建特质屏蔽层,灌注细竹混凝土构建细竹混凝土层,设置吸能控制器构建吸能控制层和架设钢管支架构建的型支架,多层防护结构共同组建成的一种巷道或隧道围岩屏蔽防护结构,对裸露巷道或隧道围岩有很好的支撑保护作用,能有效屏蔽冲击应力波的破坏,对冲击能量具有显著韧性吸能作用,吸能控制器和型支架,能进一步吸收剩余能,避免巷道或隧道被冲击破坏,能有效保护巷道或隧道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上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巷道或隧道围岩屏蔽防护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进入山区后,隧道工程大量修建。而我国又是处于多地震的国家,而隧道大部分沿河、傍山布线,沿线往往存在围岩破碎、地形偏压等不利工况,甚至存在滑坡的可能。尤其是在上覆围岩受开挖震动、以及一些应力波的影响后极易造成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从而导致隧道开挖掘进困难,影响隧道正常施工和运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何利用较为有效的防护结构确保隧道施工运营安全,是浅埋偏压隧道围岩破碎段施工经常面临的问题。
现有的浅埋偏压隧道围岩破碎段施工中的防护措施主要有:增加衬砌厚度、增设锚杆与管棚、加大钢拱架刚度来减小开挖过程中衬砌的变形和洞体的滑移;在浅埋侧增设重力式挡墙或者在浅埋侧回填反压土,通过重力式挡墙或反压土体平衡部分偏压力。这些方法虽然工艺简单,但对于破碎松散岩土体的支护强度偏低,未涉及对隧道周边岩土体的补强加固,没有从根本上加固不稳定山体,只是增加了隧道结构本身的刚度或局部加固了山体来抵抗偏压力,难以满足偏压、围岩破碎等极不利工况下的浅埋隧道施工运营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或隧道围岩屏蔽防护结构及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以及其他潜在问题中任一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巷道或隧道围岩屏蔽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位于围岩与巷道或围岩与隧道之间,其特征在于,该屏蔽防护结构自围岩向巷道或隧道方向依此包括陶瓷基屏蔽层、细竹混凝土层、吸能控制层及由型支架层;
所述陶瓷基屏蔽层,是由陶瓷基屏蔽材料构成,用于屏蔽和分散应力波冲击;
所述细竹混凝土层,对所述陶瓷基屏蔽层起着支撑保护作用,并利用韧性吸能特点进一步吸收地压冲击波产生的冲击能;
所述吸能控制层,是由吸能控制器构成,用于所述陶瓷基屏蔽层和细竹混凝土层分散吸收冲击能后,进一步吸收剩余能量;
所述支架层,位于巷道或隧道内用于支撑围岩、陶瓷基屏蔽层、细竹混凝土层和吸能控制层,是维持巷道或隧道空间的骨架。
优选的,所述陶瓷基屏蔽层是由陶瓷基屏蔽材料喷射到围岩上固化形成,所述陶瓷基屏蔽材料是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
优选的,所述陶瓷基屏蔽材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碳化硅8-10份、石墨3-6份、钛粉2-3份、铝粉4-5份、钢渣40-50份、粉煤灰30-35份、碳酸钙1-2份和甲基纤维素2-3份。
优选的,所述细竹混凝土层是一种细竹编织主筋混凝土结构,包含主筋结构和混凝土层。
优选的,所述吸能控制层是由厚度与直径比小于2、外壁肋纹、内含孔隙的多孔钢筒构成的吸能控制器组成。
优选的,所述支架层由纵向主支架和横向侧支架组成。
优选的,所述主筋由多层细竹编织构成,所述细竹编织主筋是由细竹编织成的格栅状细竹主筋,分为横向细竹层和纵向细竹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83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