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机械自动化转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0352.4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2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潭;王海旺;姚锋军;宋青松;王进芝;卢新民;王淑芳;张伟;梁瑞鹏;赵磊;李叶;穆淑红;孙永涛;曲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47/53 | 分类号: | B65G47/53;B65G47/64;B65G47/248 |
代理公司: | 郑州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8 | 代理人: | 韩晓莉 |
地址: | 4514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机械 自动化 转载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机械自动化转载装置,翻转移载装置包括设置在转载框内的翻转筒,在翻转筒外壁和转载框内壁之间设置有从动限位支撑齿轮以及主动旋转齿轮,主动旋转齿轮与旋转电机相连接,在翻转筒的外壁设置有与主动旋转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槽圈,在翻转筒内安装有旋转定位框,旋转定位框的内壁对称设置有固定架;在翻转作业完成后也能实现物料的出料作业,顺利的进入下一个移载和转载后的输送规带,实施下一步的加工作业;既可以实现在水平位置的直线或者转弯运输作业,当需要需要翻转作业时,翻转设备和输送设备之间形成有效的连贯性作业,完成翻转作业后可以无间隙的到输送转载作业上,即使生产厂房的空间不够,也能实现连贯无间断的翻转后的输送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机械自动化转载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间自动化生产作业中,经常会用到输送设备。受到空间和位置的限制,在车间内的输送设备会出现各种转角和转弯设置,一些工件在生产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跟随车间的空间布置实施运输作业和转载作业之外,很多设备的生产过程中还经常出现需要转载和翻转的作业。传统的输送设备只能实现在水平位置的直线或者转弯运输作业,当需要需要翻转作业时,经常需要设置翻转设备来完成设备生产过程中的翻转作业,但是,传统的翻转设备和输送设备之间缺乏必要的连贯性,往往需要另设空间实施完成翻转作业后才能再次输送到下一个生产环节,这就需要生产厂房的空间足够,但是在密集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空间往往有限,并且,传统的翻转设备并不能实现连贯无间断的翻转后的输送作业。
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翻转和输送连贯性强,智能化程度高,运行快速高效,节省空间,空间利用率高,生产连贯性强,操作方便简单易行的智能机械自动化转载装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翻转和输送连贯性强,智能化程度高,运行快速高效,节省空间,空间利用率高,生产连贯性强,操作方便简单易行的智能机械自动化转载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机械自动化转载装置,包括转载框,通过转载支架与转载框相连接的转载旋转轴,转载旋转轴的底部与减速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载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转载框内安装有翻转移载装置,翻转移载装置以及转载电机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的翻转移载装置包括设置在转载框内的翻转筒,在翻转筒外壁和转载框内壁之间设置有从动限位支撑齿轮以及主动旋转齿轮,主动旋转齿轮与旋转电机相连接,在翻转筒的外壁设置有与主动旋转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槽圈,在翻转筒内安装有旋转定位框,旋转定位框的内壁对称设置有固定架。
所述的转载框的截面为长方形结构,转载旋转轴为圆柱形结构,转载旋转轴的外壁与转载支架固定连接,在转载支架的外侧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转载旋转轴的转载旋转轴安装孔,转载旋转轴固定安装在该转载旋转轴安装孔内,转载旋转轴的底部与减速机的输出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
所述的翻转筒为圆柱形空心筒状结构,翻转筒的直径不大于转载框的内径,在转载框内壁上下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上部限位开关和下部限位开关,在翻转筒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与上部限位开关和下部限位开关相配合的开关触发块,上部限位开关和下部限位开关之间的行程距离与翻转筒的半个圆周圆周长度相配合,开关触发块的初始位置位于下部限位开关靠近转载旋转轴的位置,上部限位开关和下部限位开关均位于转载框中心位置靠旋转电机方向的一侧。
所述的从动限位支撑齿轮为三个,三个从动限位支撑齿轮分别设置在转载框内壁三个边角位置,主动旋转齿轮为一个,主动旋转齿轮设置在转载框内壁除安装三个从动限位支撑齿轮之外的边角位置,三个从动限位支撑齿轮以及一个主动旋转齿轮的内壁均与翻转筒的外壁上的齿槽圈相互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03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