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的连杆组件、发动机以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70907.5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4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渠娜;刘涛;刘俊杰;钟德华;张树旻;尹吉;杨乐;刘君宇;王文远;苏旭朝;董高峰;丁飞;郝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22 | 分类号: | F16C3/22;F02B7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岩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连杆 组件 以及 车辆 | ||
1.一种发动机(20)的连杆组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下连杆(1);
第二下连杆(2),所述第一下连杆(1)和所述第二下连杆(2)共同限定出曲轴安装孔(11),所述第一下连杆(1)具有第一安装部(12)和第二安装部(13),所述第二下连杆(2)具有第三安装部(21)和第四安装部(22),所述第一安装部(12)和所述第三安装部(21)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13)和所述第四安装部(22)连接;
第一紧固件(3)和第二紧固件(4),所述第一紧固件(3)从所述第一下连杆(1)的一侧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12)和所述第三安装部(21)以及所述第二紧固件(4)从所述第一下连杆(1)的一侧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13)和所述第四安装部(22),或所述第一紧固件(3)从所述第二下连杆(2)的一侧依次连接所述第三安装部(21)和所述第一安装部(12)以及所述第二紧固件(4)从所述第二下连杆(2)的一侧依次连接所述第四安装部(22)和所述第二安装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20)的连杆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3)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紧固件(4)的中心轴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20)的连杆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3)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紧固件(4)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θ,满足关系式:0°≤θ≤2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发动机(20)的连杆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3)相对所述第一下连杆(1)的与所述第二下连杆(2)接触的端面倾斜,所述第二紧固件(4)垂直于所述第一下连杆(1)的与所述第二下连杆(2)接触的所述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20)的连杆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连杆(2)设有控制连杆销孔座(23),所述发动机(20)的控制连杆(201)与所述控制连杆销孔座(23)连接,所述控制连杆(20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紧固件(3)的中心轴线平行时,在所述第一紧固件(3)的中心轴线方向所述第一紧固件(3)的投影和所述控制连杆(201)的与所述控制连杆销孔座(23)连接的连接端的投影具有重合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20)的连杆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2)具有第一内螺纹孔(14),所述第二安装部(13)具有第二内螺纹孔(15),所述第三安装部(21)具有第一通孔(24),所述第四安装部(22)具有第二通孔(25),所述第一紧固件(3)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4)和所述第一内螺纹孔(14),所述第二紧固件(4)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5)和所述第二内螺纹孔(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20)的连杆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3)装配在所述第一通孔(24)和所述第一内螺纹孔(14)内后,所述第一紧固件(3)的远离所述第二下连杆(2)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孔(14)靠近所述第二下连杆(2)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第一内螺纹孔(14)的长度为L0,满足关系式:L0<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20)的连杆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连杆(1)具有第一中心槽(16),所述第二下连杆(2)具有与所述第一中心槽(16)对应的第二中心槽(26),所述第一中心槽(16)和所述第二中心槽(26)共同限定出所述曲轴安装孔(11)。
9.一种发动机(20),其特征在于,包括:
曲轴(202),所述曲轴(202)具有主轴颈(203);
连杆组件(10),所述连杆组件(10)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20)的连杆组件(10),所述主轴颈(203)设于所述连杆组件(10)的所述第一下连杆(1)和所述第二下连杆(2)共同限定出的曲轴安装孔(11)内。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09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