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逆作法钢管立柱桩施工套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73432.5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2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章杨松;朱海;林佼;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66 | 分类号: | E02D5/66;E02D15/08;E02D13/04;E02D13/06;E02D5/38;E02D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封睿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法 钢管 立柱 施工 套管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作法钢管立柱桩施工套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该装置包括可调节钢管套管和套管支撑平台,其中可调节钢管套管设置在套管支撑平台上,套管支撑平台设置在立柱桩开挖孔上,通过调节套管支撑平台及可调节钢管套管来调校立柱桩钢管位置。本发明能够确保钢管立柱桩施工精度,加快钢管立柱桩施工进度,减少材料和劳动力投入,提升逆作法工程质量,操作简单,运输便捷,场地要求限制低,安全性高,有利于逆作法施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逆作法钢管立柱桩施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采用逆作法施工技术越来越普遍。逆作法施工技术的主要优势是“两墙合一”及“桩柱合一”。“两墙合一”即基坑支护的地下连续墙作为后期建筑的地下室外墙,“桩柱合一”即地上立柱与地下基础桩上下相连,一柱一桩一一对应,一体浇筑成型。此技术减小了施工用地面积,提高了施工场地的利用率。地下室墙、板、柱结构施工完成后再取土,减小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了噪声、扬尘污染。同时由于自身永久结构作为临时支护结构,减少了施工材料的投入,缩短了工期,符合绿色施工要求且经济效益显著。但逆作法施工对施工精度要求较高,若出现施工精度问题后期返工难度较大,而立柱桩作为主要的受力节点,其施工精度是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所以为了保证工程建设中逆作法立柱桩的施工精度及施工进度,必须研制出一种行之有效,易于现场制作、操作的施工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作法钢管立柱桩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逆作法钢管立柱桩施工套管装置,包括可调节钢管套管和套管支撑平台,其中可调节钢管套管设置在套管支撑平台上,套管支撑平台设置在立柱桩开挖孔上,通过调节套管支撑平台及可调节钢管套管来调校立柱桩钢管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钢管套管包括一个钢制套管,一块圆形钢板,四个钢制万向轮,一个全站仪反射镜,四个吊耳,四个气泡水平仪,立柱桩钢管楔子,其中钢制套管位于圆形钢板底部的圆心处,在制套管侧壁上设置溢浆口,四个钢制万向轮均匀设置在圆形钢板底部,全站仪反射棱镜设置于圆形钢板顶部的圆心处,四个气泡水平仪均匀设置于圆形钢板顶部,四个吊耳均焊接于圆心钢板顶部的边缘。
更进一步的,所述钢制套管焊接于圆形钢板底部,四个钢制万向轮焊接于圆形钢板底部,四个吊耳焊接于圆心钢板顶部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支撑平台包括一个小圆环钢板、一个大圆环钢板、三个液压顶升装置,两个气泡水平仪,一个钢制万向轮圆环挡板,其中小圆环钢板和大圆环钢板的圆形开孔半径相同,小圆环钢板底部通过三个液压顶升装置与大圆环钢板顶部相连接,小圆环钢板在三个液压顶升装置的作用下调节与水平面的夹角,两个气泡水平仪相互垂直设置于小圆环钢板侧面,钢制万向轮挡板设置在小圆环钢板外缘,用于防止可调节钢管套管滑移出套管支撑平台操作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三个液压顶升装置与小圆环钢板铰接,与大圆环钢板固结,钢制万向轮挡板焊接于小圆环钢板外缘。
基于逆作法钢管立柱桩施工套管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施工前准备:对施工场地进行预平整、定位放线、护筒埋设、立柱桩孔开挖、立柱桩钢筋笼下放;
放置套管支撑平台:在预平整过的场地上放置套管支撑平台,将大圆环钢板的圆形洞口对准桩孔护筒,调节三个液压顶升装置,利用小圆环钢板边缘的两个相垂直的气泡水平仪将小圆环钢板调平,保证可调节钢管套管工作面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34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片表面清洁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银行自助终端设备、系统及兑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