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扬声器阵列、车内声场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6074.3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0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孙舒远;黄兴志;尹昊;黄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沭阳)有限公司;瑞声精密电子沭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S7/00 | 分类号: | H04S7/00;H04S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新南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4 | 代理人: | 李小东 |
地址: | 223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扬声器 阵列 声场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 ||
1.一种基于微型扬声器阵列的车内声场控制方法,所述微型扬声器阵列包括多个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位于用户左侧的一个或多个微型扬声器发出的第一音频信号,同时获取位于所述用户右侧的一个或多个微型扬声器发出的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第一左声道信号和第一右声道信号,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第二左声道信号和第二右声道信号;
分别对所述第一右声道信号和所述第二左声道信号进行信号抵消处理;
根据信号抵消处理结果获得与所述第一右声道信号对应的第一抵消信号和与所述第二左声道信号对应的第二抵消信号;
输出所述第一抵消信号和所述第一左声道信号给位于所述用户左侧的微型扬声器,同时输出所述第二抵消信号和所述第二右声道信号给位于所述用户右侧的微型扬声器;
获取位于所述用户的正前方的微型扬声器发出的中央声道信号;
对所述中央声道信号进行补偿人声音色处理并输出处理后的所述中央声道信号给位于所述用户的正前方的微型扬声器;
所述分别对所述第一右声道信号和所述第二左声道信号进行信号抵消处理的步骤包括:
预设所述第一右声道信号的第一调整策略和所述第二左声道信号的第二调整策略,所述第一调整策略和所述第二调整策略均包括相位调整、延迟调整和幅度调整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所述第一调整策略、所述第二调整策略以及各个所述微型扬声器的声学传递函数确定所述用户的双耳接收到的声音信号;
根据所述声音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调整策略的相关系数、所述第二调整策略的相关系数以及各个所述微型扬声器之间的排布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声音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调整策略的相关系数、所述第二调整策略的相关系数以及各个所述微型扬声器之间的排布间距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主驾驶位置上用户的双耳的声音信号,并计算双耳之间的声音信号的第一强度差和第一时间差;
基于最优解方法,根据所述第一调整策略、所述第二调整策略、所述第一强度差和所述第一时间差获得所述第一调整策略的相关系数以及各个所述微型扬声器之间的排布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声音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调整策略的相关系数、所述第二调整策略的相关系数以及各个所述微型扬声器之间的排布间距的步骤还包括:
分别获取副驾驶位置上用户的双耳接收到的声音信号,并计算双耳之间的声音信号的第二强度差和第二时间差;
基于所述最优解方法,根据所述第一调整策略、所述第二调整策略、所述第二强度差和所述第二时间差获得所述第二调整策略的相关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信号抵消处理结果获得与所述第一右声道信号对应的第一抵消信号和与所述第二左声道信号对应的第二抵消信号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调整策略的相关系数获得与所述第一右声道信号对应的第一抵消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调整策略的相关系数获得与所述第二左声道信号对应的第二抵消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中央声道信号进行补偿人声音色处理并输出处理后的所述中央声道信号给位于所述用户的正前方的微型扬声器的步骤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中央声道信号的听觉反馈信息;
根据所述听觉反馈信息确定所述中央声道信号的增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听觉反馈信息确定所述中央声道信号的增益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听觉反馈信息对所述中央声道信号进行音色补偿处理;
输出处理后的所述中央声道信号给位于所述用户的正前方的微型扬声器。
7.一种车载微型扬声器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车辆的中控台上的多个微型扬声器,所述微型扬声器之间的排布间距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微型扬声器阵列的车内声场控制方法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沭阳)有限公司;瑞声精密电子沭阳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沭阳)有限公司;瑞声精密电子沭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60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信任度加权的K秩准则多链路数据融合算法
- 下一篇: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