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扬声器阵列、车内声场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6074.3 | 申请日: | 202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0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孙舒远;黄兴志;尹昊;黄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沭阳)有限公司;瑞声精密电子沭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S7/00 | 分类号: | H04S7/00;H04S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新南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4 | 代理人: | 李小东 |
地址: | 223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扬声器 阵列 声场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扬声器阵列、车内声场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装置,该车内声场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分别对第一音频信号中的第一右声道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中的第二左声道信号进行信号抵消处理;根据信号抵消处理结果获得第一抵消信号和第二抵消信号;输出第一抵消信号和第一左声道信号给位于用户左侧的微型扬声器,同时输出第二抵消信号和第二右声道信号给位于用户右侧的微型扬声器。此外,在用户的正前方位置布置有用于重放中央声道的微型扬声器,进行整个声场的声像位置调整。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拓宽车内扬声器的重放声场,增加感知声源宽度的同时,提供稳定居中,且清晰高保真的中央声像,提升听感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型扬声器阵列、车内声场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汽车电子技术迅猛发展,优秀的车载影音体验可以显著提升整车的市场竞争力。用户对于车载音响体验的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普通的环绕声体验,而传统的车载音响系统的声学方案,主要是按照左声道、右声道、中央声道、低音声道的扬声器配置进行声音重放的,这种声学方案很难营造出非常创新的用户体验,尤其是在用户对于声场的感知声源宽度方面,基本上车内用户感知到的声音的宽度就是物理上扬声器之间的排布间距或宽度。
传统的车载扬声器尺寸偏大,难以在整车有限的空间内形成有效的扬声器阵列,导致重放声场声像不稳定,容易发生左右声失衡,用户的感知声源宽度不宽,从而影响用户的听感体验。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微型扬声器阵列、车内声场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扬声器阵列、车内声场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装置,能够拓宽车内扬声器的重放声场,增加用户对于车内声音的感知声源宽度,提升车内用户的听感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微型扬声器阵列的车内声场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位于用户左侧的一个或多个微型扬声器发出的第一音频信号,同时获取位于所述用户右侧的一个或多个微型扬声器发出的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第一左声道信号和第一右声道信号,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第二左声道信号和第二右声道信号;
分别对所述第一右声道信号和所述第二左声道信号进行信号抵消处理;
根据信号抵消处理结果获得与所述第一右声道信号对应的第一抵消信号和与所述第二左声道信号对应的第二抵消信号;
输出所述第一抵消信号和所述第一左声道信号给位于所述用户左侧的微型扬声器,同时输出所述第二抵消信号和所述第二右声道信号给位于所述用户右侧的微型扬声器;
获取位于所述用户的正前方的微型扬声器发出的中央声道信号;
对所述中央声道信号进行补偿人声音色处理并输出处理后的所述中央声道信号给位于所述用户的正前方的微型扬声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分别对所述第一右声道信号和所述第二左声道信号进行信号抵消处理的步骤包括:
预设所述第一右声道信号的第一调整策略和所述第二左声道信号的第二调整策略,所述第一调整策略和所述第二调整策略均包括相位调整、延迟调整和幅度调整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所述第一调整策略、所述第二调整策略以及各个所述微型扬声器的声学传递函数确定所述用户的双耳接收到的声音信号;
根据所述声音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调整策略的相关系数、所述第二调整策略的相关系数以及各个所述微型扬声器之间的排布间距。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根据所述声音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调整策略的相关系数、所述第二调整策略的相关系数以及各个所述微型扬声器之间的排布间距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沭阳)有限公司;瑞声精密电子沭阳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沭阳)有限公司;瑞声精密电子沭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60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信任度加权的K秩准则多链路数据融合算法
- 下一篇: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