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散热性安全铝合金发动机护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79113.5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2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绿盾叁联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青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安全 铝合金 发动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散热性安全铝合金发动机护板,包括护板主体,所述护板主体内部设置有磁力机构;所述磁力机构包括第一方形孔、固定板、柔性磁铁、第一固定筒、第二固定筒、弹簧、固定螺栓和螺纹孔;所述护板主体内部中间开设有第一方形孔,所述第一方形孔前侧四角均开设有螺纹孔。本发明通过第一方形孔上的固定板和柔性磁铁以及固定筒和弹簧,将柔性磁铁与发动机护板相结合,当将发动机护板安装在发动机底部时,柔性磁铁会与发动机贴合,从而利用磁性将机油中的金属杂质吸附在发动机的底部,避免金属杂质混在机油中,而且在柔性磁铁底部设置弹簧和固定筒,能够利用弹簧和固定筒移动柔性磁铁,从而使柔性磁铁大面积与发动机贴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护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散热性安全铝合金发动机护板。
背景技术
发动机护板是根据各种不同车型定身设计的引擎防护装置,其设计首先是防止泥土包裹发动机,其次是为了行驶过程中防止由于凹凸不平的路面对发动机造成撞击而造成发动机的损坏,通过一系列设计达到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避免出行过程中由于外在因素导致发动机损坏的汽车抛锚,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护板大多数都是塑料的材质,大多数都只能当做装饰作用,无法起到太多的保护,而传统的金属护板又因重量太重,装在车上后会增加车头的重量,造成转向不足,增加油耗等问题。
专利号CN201610521198.7,公开了一种高散热性安全铝合金发动机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护板主体、前缓冲层、油底壳保护层、安装孔、后缓冲层、进风口和碰撞折叠槽,所述发动机护板主体的前端设置有前缓冲层,所述发动机护板的后端社而至有后缓冲层,所述前缓冲层和后缓冲层上均设置有一层防腐层,所述发动机护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进风口,所述发动机护板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发动机护板上设置有一层油底壳保护层,所述发动机护板上设置有碰撞折叠槽,所述碰撞折叠槽位于在所述油底壳保护层与发动机护板之间,所述发动机护板上还设置有多个散热孔。
目前,现有的高散热性安全铝合金发动机护板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汽车熄火之后机油带着金属杂质都会沉在油底壳底部,,等发动机再次启动的时候,金属杂质会混合在机油中,对发动机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散热性安全铝合金发动机护板,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散热性安全铝合金发动机护板,包括护板主体,所述护板主体内部设置有磁力机构;
所述磁力机构包括第一方形孔、固定板、柔性磁铁、第一固定筒、第二固定筒、弹簧、固定螺栓和螺纹孔;所述护板主体内部中间开设有第一方形孔,所述第一方形孔前侧四角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方形孔前侧贴合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前侧四角均贴合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后侧穿过固定板螺纹连接有螺纹孔;
所述固定板后侧中间等距焊接有多个第一固定筒,所述第一固定筒内部前侧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后侧焊接有第二固定筒,所述第二固定筒后侧穿过第一固定筒固定连接有柔性磁铁,且第二固定筒位于第一固定筒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护板主体分为主护板和副护板,所述主护板和副护板之间上下两侧分别等距焊接有三个第一散热鳍片和第二散热鳍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散热鳍片和第二散热鳍片之间粘合有柔性导热硅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护板主体前侧顶部等距开设有三组第二方形孔,且每组第二方形孔为三个。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护板主体内部左侧和右侧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三方形孔和第四方形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护板主体内部左右两侧顶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固定板四角均开设有第三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绿盾叁联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绿盾叁联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9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