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维频谱相干合并的CFAR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0176.2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6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彭树生;李小柳;吴礼;卞亨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岑丹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维 频谱 相干 合并 cfar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频谱相干合并的CFAR检测方法,通过对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系统中2D‑FFT处理后的二维频谱进行相干合并,避免对每一个虚拟通道频谱进行CFAR检测,解决了雷达信号处理过程中CFAR检测时间复杂度高的问题;对MIMO天线阵列每个虚拟通道的2D‑FFT数据,进行加权求和及幅度平方,并通过指定加法器多组权重,实现对多个预组合方向覆盖,结合峰值搜索和经典二维OS‑CFAR检测,减少因通道差异对目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CFAR搜索引擎中的检测概率,简化硬件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目标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二维频谱相干合并的CFAR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日益发展,车载毫米波雷达系统如今备受广大学者关注,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毫米波雷达能够呈现出目标的轮廓,提供真实的路径规划、可通行空间检测功能,为智能驾驶环境感知提供了更加精确的环境信息。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特性以及体积小、价格低廉等优点,弥补了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不足。考虑到实现复杂度、硬件成本、体积限制,车载毫米波雷达都采用了基于TDM技术的MIMO天线阵列。
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模块是毫米波雷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流程主要包括二维FFT变换、二维CFAR检测、频率估计优化算法、速度解模糊算法以及二维波达角估计等。其中,CFAR检测在保持虚警率恒定的情况下对目标进行检测,是雷达信号处理过程的重要环节。
针对距离-多普勒维矩阵,二维CFAR检测前对MIMO通道的数据处理主要包括两种实现方法:1)对各虚拟通道2D-FFT数据组合成3D阵列,进行全局CFAR检索,工作量巨大;2)累加合并:对各虚拟通道2D-FFT数据,逐个计算幅度平方,并在功率域中对其进行求和并进行CFAR检测,由于该方法假定物体可位于与雷达模块相关的任何角度,未指定RX通道方向,因此无法在视场中获取目标的位置信息。现有算法通常计算量大,时间复杂度较高,不利于目标检测及硬件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二维频谱相干合并的CFAR检测方法,解决雷达信号处理系统中二维CFAR算法时间复杂度高、不利于硬件实现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二维频谱相干合并的CFAR检测方法,具体步骤为:
步骤1:设置雷达收发天线阵列为M发N收,可实现M×N个虚拟通道,设置MIMO周期个数为K;
步骤2:对回波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变为中频信号,通过中频滤波、放大、ADC采样获得离散数据;
步骤3:对离散数据Dataadc进行256点的FFT变换,获得每一个回波信号的距离维FFT结果;
步骤4:针对每一个MIMO周期,沿着第k个MIMO周期的方向对每一个回波信号的距离维FFT结果进行32点的FFT变换,获得第k个MIMO周期的二维FFT结果;
步骤6、将虚拟通道的二维FFT数据进行合并;
步骤7:对合并后的数据进行幅度平方计算,得到相干合并的2D-FFT结果数据;
步骤8:对原始2D-FFT数据进行峰值搜索处理,得到峰值点,并结合相干合并的2D-FFT结果数据进行二维OS-CFAR处理。
优选地,将虚拟通道的二维FFT数据进行合并的具体公式为:
Dopplerall=∑[w1VR(0,0)+…+wm×nVR(m-1,n-1)]
式中,w1,w2,…,wm×n表示m×n个通道的加权系数,VR(m,n)表示发射天线m接收天线n对应的虚拟通道二维FFT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01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